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我国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0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269
内容摘要:近日召开的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到2025年,全国要创建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什么是海洋牧场?为什么要建设海洋

 

近日召开的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到2025年,全国要创建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什么是海洋牧场?为什么要建设海洋牧场?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经略海洋是很多国家走向繁荣强盛的战略选择。以海洋牧场建设为抓手经略海洋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任务。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具备发展海洋牧场的天然条件,要经略海洋,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健康发展。

科技先导开辟新篇章

海洋牧场,形象地说,就是用人工鱼礁给鱼在海底建房子,种上海藻海草,再配套一些集鱼的辅助措施,让鱼有地方安身繁殖,就像经营牧场和管理牛羊一样经营海洋和管理水产。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培良介绍,海洋牧场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但以新理念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却是新事物,全潜式大型智能海洋牧场平台更是最近的事情。

牧场里的牛羊,人们可以一目了然,而在海底,想做到这点就有些困难了。渔业部门启动了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在海下安装摄像头,对礁体内环境、鱼类的生存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山东烟台牟平区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展示馆,经济日报记者通过水下镜头远程看到黑鲷、六线鱼等各类鱼群不时出现在礁体附近,水体相关数据也实时显示。

在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厂区码头,各式海洋牧场平台让人眼花缭乱,企业利用技术积累,把海上钻井平台改造成了大型海洋牧场平台。项目管理部助理总监孙晓明告诉记者,许多国家已有运营大型海洋牧场平台的成功经验,实现了海洋渔业从近岸浅海养殖向深远海离岸养殖延伸。

令孙晓明和同事深感自豪的是,公司研发出我国首座全潜式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装备“深蓝1号”。今年5月,“深蓝1号”成功建造,随后开赴黄海冷水团水域下水,养殖高价值冷水鱼。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大型网箱,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能抗12级台风、管道运送三文鱼,单次养殖产量达1500吨。

在韩长赋看来,“深蓝1号”是国之重器,也是渔业部门与装备制造部门跨界合作的范例。推动海洋牧场与海水养殖融合发展,既能够促进深远海渔业拓展,又能够充分发挥海洋工程领域“中国制造”的优势,可谓一举多得。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快建设海洋牧场,推动海水养殖从普通网箱向大型装备跃升、从传统人工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开启了深蓝渔业发展的新纪元,也开辟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带动了海洋渔业装备取得长足发展,在智能化大型网箱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生态优先 深蓝渔业向“绿色”启航

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受海水污染、围填海工程建设等影响,特别是海洋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绝户网”问题突出,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严重,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科学划定了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正式出台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史上最严伏季休渔制度广受好评,海洋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山东着眼解决海底“荒漠化”问题,在近岸适宜海域,投放十余类具有庇护水生生物功能的礁体。据观测,人工鱼礁区投礁后3年内生物量增长6.7倍。随着人工栽植大叶藻的增多,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荣成越冬的大天鹅明显增多,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说,浙江省也启动了渔场修复振兴行动,2015年以来已投入2亿多元海洋牧场建设资金。海洋牧场产出的鱼、虾、蟹、贝等海产品,因其自然生长方式,口感和品质接近天然野生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以海洋牧场为依托,形成了象山大黄鱼、嵊泗贻贝等水产名品。

“海洋牧场建设要将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产量的增长。”韩长赋说,要选址科学、布局合理,选择条件适宜的水域,保证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和海水水质,根据不同海域条件,合理布局养护型、增殖型和休闲型等不同类型海洋牧场,确保生态功能充分发挥。

政策护航 守好用好“蓝色牧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海洋牧场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管理规范、技术标准。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据专家测算,通过贝藻类增殖养殖,每年可以固碳19.4万吨、消氮1.7万吨、减磷1690吨,生态效益超过600亿元。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从单纯养鱼延伸到放鱼、钓鱼、赏鱼、加工一条龙,“一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实现了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广东决定用10年时间,省财政投入5亿元,市、县财政投入3亿元,在全省近岸海域建设50座生态和准生态型人工鱼礁;浙江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推动海洋牧场养殖主体逐步纳入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范围,为养殖户量身定制投保方案;山东烟台将海洋牧场建设纳入农业用水、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范围,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亿多元,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300多亿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认为,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海洋牧场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未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缺少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一部分建设仍然以增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品为目的,对生态修复考虑相对较少;一些人把投放人工鱼礁等简单等同于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牧场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系统工程,涉及水产资源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海洋动力学等多学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所所长徐皓说,要以创新生态增殖技术、海洋牧场生态容量等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研重点,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和集成示范;从牧场选址、礁体设计、施工投放、增殖品种等多方面,对海洋牧场建设科学指导。

目前,人工鱼礁建设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是养殖用海的几十倍,海域使用期限最高仅15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局长张显良表示,农业农村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解决沿海各地普遍反映的海洋牧场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不合理、海域使用期限短等问题,促进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我国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110/629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