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陕西勉县:扶贫车间破解就业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2  浏览次数:81245
内容摘要:日前,在陕西省勉县利平手工合作社扶贫车间内,61岁的段金莲十指翻飞,很快就做成了一只漂亮的鞋面。以前外出干活,年纪大没人要

日前,在陕西省勉县利平手工合作社扶贫车间内,61岁的段金莲十指翻飞,很快就做成了一只漂亮的鞋面。“以前外出干活,年纪大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都能挣到2000元,真好。”段金莲说。

近年来,勉县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难”问题,大力建设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今年上半年,勉县共建成扶贫车间78个,带动6800余人增收,贫困群众1630人就地就业,人均月增收1600元。

扶贫车间破解就业难

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2016年以来,勉县帮助43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大山。但由于部分搬迁群众文化程度低、需照顾家庭等,面临就业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勉县按照“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政策支持、互惠共赢”的思路,在贫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扶贫车间,探索出一条“送岗上门、就近就业,集体建厂(车间)、企业运营”的脱贫新路径。

勉县采取多种方式建立扶贫车间。充分利用易地搬迁安置点闲置门面房、集体资产新建或改建扶贫车间,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和勉县籍商人回乡创办扶贫车间,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创办扶贫车间。以“三变”改革为核心,按照“产业基地(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将产业基地(合作社)变成扶贫车间,用产业引导资金入股,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参股入社、务工增收。

为了建好扶贫车间,勉县成立78个扶贫车间管理领导小组,组织41名行业专家骨干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团队,提供有关技术、经验、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创业带动就业新平台

10月17日,在勉县新铺镇“誉诚电子”扶贫车间内,29岁的鲁红丽和丈夫正在制订下一个月的生产计划。“产品销路不错,几乎每天都满负荷运转。”鲁红丽说。

鲁红丽是勉县新铺镇青羊驿村人,早些年和丈夫在深圳办了家电子组装厂。随着深圳的房租、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生意越来越艰难,几乎没有利润。

2013年,鲁红丽和丈夫回乡创办了“誉诚电子组装厂”,县上为她减免了部分房租,还帮助解决招工、培训等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现如今,鲁红丽已经在4个贫困村建了扶贫车间,吸纳15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

勉县出台多重激励保障措施,积极扶持鲁红丽这样的企业家创办扶贫车间。比如,新建扶贫车间一次性给予5万-10万元补助;就业困难人员承租扶贫车间,可提供5万-10万元的担保贷款,最高达200万元。仅去年,勉县就筹集专项奖补资金300余万元,推进扶贫车间建设。

勉县还实施“培训赋能促进就业”工程,让贫困群众练就一技之长。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就业扶贫培训1569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298人。

贫困群众有了体面收入

10月16日,在勉县恒源祥家纺中坝社区扶贫车间内,36岁的贫困群众杨红英在加工被套。在车间对面的“工人之家”内,她8岁的女儿正在认真地写作业。

这家扶贫车间是勉县紧抓苏陕协作扶贫契机,2017年引进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占地300平方米,安装缝纫机30台,主要从事床上用品加工及制作。目前,已吸纳26名群众就业。

今年,杨红英进入扶贫车间工作。工作易学易会,而且采取计件生产,时间灵活,还可以带回家加工。在家门口就轻松挣到钱,这让她非常高兴。

“有活干挣了钱,日子宽松了,底气也足了,精神也好了。”杨红英说,在家门口上班,让她感到“生活有奔头了”。

汉中市政协副主席、勉县县委书记马大勇认为,扶贫车间建在村头,释放农村人力资源红利,为易地搬迁贫困群众、留守妇女等群体搭建了就业平台,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有力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更赋予了贫困家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陕西勉县:扶贫车间破解就业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102/628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