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记者欣喜地看到,近些年,康县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禀赋,扮靓了一个个昔日贫困凋敝的乡村,之后,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且将“点”串成“线”,逐步形成了“全县有亮点、乡乡有看点、村村皆景点”的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有力促进了全域乡村旅游大景区建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绿色跨越发展,让当地的乡村振兴迈出了一大步。总体上,康县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美丽乡村不仅实现了“外在美”,更有“内在美”,让农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得了实惠。
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的振兴。这些年,康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后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很多外出农村党员、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其中不乏年轻有为的党员干部,更有不少致富能人,他们的回归帮助当地破解了许多农村“空心化”“人难留”“发展难搞”“基层组织作用难发挥”等一系列难题,让这些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也为乡村的振兴聚拢了人才、“人气”;这些人才的回流,既带动了本村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空心化”以及许多贫困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增收等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更激活了当地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
正因如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康县经验”一次次被作为典型经验在甘肃省内乃至国内有关会议上进行分享。而多年深入康县采访,让我对当地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等举措有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是当地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心头的殷切期盼放在心上,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这项工作上台阶、见成效。
二是敏锐捕捉机遇,把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作为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康县充分抢抓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机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大踏步向前,为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有力抓手,搭建了“三农”工作的有效平台。
三是坚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但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近年来,康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研判发掘生态这一当地最大的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既坚持规划统领,同时又注重保护生态、彰显特色,既大手笔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又坚持依村就势、就地取材,彰显特色,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力度,坚持为民利民、尊重群众意愿,“不大拆大建、不砍树、不挪石、不毁草、不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