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一主两特”农业品牌带来品质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53
内容摘要:图为长沙舜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靖港西蓝花。一罐铜官窑坛子菜,带着文化沉淀的酱香,从千年古镇走进了欧美市场。一条乡里里
 

 

图为长沙舜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靖港西蓝花”。

一罐铜官窑坛子菜,带着文化沉淀的酱香,从千年古镇走进了欧美市场。

一条乡里里手健康跑步鱼,采用现代智慧养殖方法,“跑”出了健康,游出了一条亿元产业链。

一个曾经的穷乡僻壤千龙湖,14年前换思路发展休闲农业,如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永久举办地。

望城之菜、望城之鱼、望城之游,成为湖南省会长沙市民、全国人民甚至世界游人的心中向往,这一切,都是品牌赋予的力量!

好人故里,名望之城,曾因“好人雷锋”而闻名于全国。如今,望城因为蔬菜主导产业品牌、特色水产品牌、特色休闲农业品牌,即“一主两特”带来的品质生活而闻名遐迩。

蔬菜好品质,生产“绿色优质健康”蔬菜的希望之地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望城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把蔬菜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品牌产业和高效农业。”这是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调研望城蔬菜产业时,对望城蔬菜寄予的厚望。

望城区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2.56万亩,年产蔬菜量25.5万吨,是省会长沙的“菜篮子”基地。

为了让“菜篮子”里装满“绿色优质健康”菜,望城区蔬菜产业瞄准品牌化战略,补齐“小、散、乱”短板、延长绿色生态链条、打响优质健康品牌,让望城成为生产“绿色优质健康”蔬菜的希望之地。

乔口莲藕、靖港西蓝花、东城辣椒、光明叶类菜……在望城,有土地的地方,就能种蔬菜。然而,就是在这片广阔沃野上,也曾发生过“菜贱伤农”的一幕幕。

“辣椒、豆角根本没走出菜地,摘都没摘,直接烂在地里。”望城区蔬菜协会会长、长沙益仕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益明介绍,之前,个别企业不注重品牌建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效益不佳。孔益明认为:“品种无概念,技术无要求、品牌无意识,这样的‘三无’产品必定要被淘汰。”

望城区蔬菜协会锁定“选品种、提品质、树品牌”三件大事。一方面引进湖南省农科院院士工作站研发的西蓝花新品种,请来专家面对面指导技术提高品质,另一方面联合望城蔬菜协会与龙头企业抱团发展共同打造“靖港西蓝花”品牌。

就西蓝花这个品类,协会有了专门的育苗、生产、营销、管理团队,实现了“品种、生产、管理、技术、品牌”的“五统一”,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全程。

品牌“立”起来,才能“走”出去。望城蔬菜协会打造的1600亩“靖港西蓝花”,年产值达到4800万元。如今,在长沙海吉星等批发大市场,只要听到“靖港西蓝花”的品牌,客商二话不说,直接点头发货。

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吃营养,不断升级的消费理念引领望城蔬菜产业提质升级。

传统蔬菜抱团升级走出“新”路子,“新型”蔬菜则紧跟市场步伐探出“好”路子。“云麓芽苗菜”就是应市场而生的符合“健康营养”需求的新型菜。

凭着一股子钻劲,望城云麓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坤找到了用工厂化育秧设备种植芽苗菜的路子。刘坤介绍,工厂化种植的芽苗菜,“喝”的是地下水,温湿恒定,生长周期7天左右,期间不易发生霉变,无需使用激素、杀虫剂等化学制剂,是无农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这样的好品质蔬菜自然深受喜爱。“云麓芽苗菜”基本都是被高档酒店提前订购,市场上供不应求。刘坤现在又在扩建种植设施,一根根小小的芽苗菜,将成长为一个年产值超千万的产业。

当望城最新鲜的绿色蔬菜遇上千年老坛、百年老窖和传承数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技艺,又会给你的味蕾带来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望城铜官从舜帝时就开始制陶,坛子是铜官窑的主打产品。湖南陶蔬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旭从爷爷李冬喜手上传承了古老制酱技艺,其祖辈技艺超百年历史。

“老技艺、老陶坛、老地窖”是陶蔬恋铜官窑坛子菜缺一不可的要素。“铜官窑的老坛透气性极好,蔬菜装进来能自由‘呼吸’;老地窖温湿度恒定,常年稳定在18℃-22℃,最易于坛子菜发酵,能最大程度降低亚硝酸盐的指标,使其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湖南陶蔬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刚介绍。

卜豆角、酱辣椒、老坛酸菜……当揭开坛盖的时候,浓郁的酱香和烙在坛子上的铜官窑文化,瞬间就让人沉醉其中且回味无穷。

一个品牌产品带动一个产业链。目前,陶蔬恋公司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第一个坛子菜产业园。按照“一重点、二融合、三打造”的思路,将建立以坛子菜加工为重点的陶瓷和蔬菜产业融合、示范园与古镇群的旅游融合,重点打造坛子菜科技研发中心、文化研究中心、产业链孵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实现产品增值、产值增加、产业增效。

水产多品味,发展“名优特”品牌水产的想望之乡

望城区因水域面积广阔,水产养殖颇有历史。然而,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体格大,销量好,容易养,养殖户跟风扎堆,供求结构性失衡,肥鱼贱卖成了家常便饭。

水产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近年来,望城区扶持特色渔业和休闲渔业适度规模发展,形成以翘嘴鲌鱼、生态甲鱼、鳜鱼、虾蟹、鲟鱼、泥鳅、黄颡鱼为主的万亩特色产业板块,全区名优特水产养殖达3万亩以上,成为产业盈利的亮点。2018年4月,望城区成功创建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14年前从房地产行业跳出转型做休闲农业,站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口上,湖南千龙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杏华这次瞄准了鲌鱼养殖业。2014年,千龙湖集团公司成立湖南白泥湖高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成了2000亩的标准化养殖基地,从事鲌鱼的育苗、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

鲌鱼号称“淡水中的鲨鱼”,肉质紧实、细嫩、味美香鲜,但很多消费者对鲌鱼并不了解。要抓住消费者的胃,先要抓住消费者的心。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白泥湖水产有自己的一套品牌经。以前,就算是打造的风景优美,内容丰富的千龙湖休闲旅游度假村也不被人所知,从2004年开始,千龙湖以水为媒,精心筹划了“世界龙舟邀请赛”“环法自行车赛”“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等极具影响力的赛事,一下“砸”进了游客的心里,名气越来越大,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经验复制在鲌鱼品牌的打造上,同样有效。2017年、2018年,望城区连续举办两届望城鲌鱼节。新鲜鲌鱼拿来清蒸或红烧;风干鲌鱼则用水泡发,过油佐以辣椒等调料;熏制鲌鱼与腊肉合蒸……活动现场,不同做法的每一种鲌鱼都让人垂涎三尺。“望城鲌鱼”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心心念念的美味。短短几年,“望城鲌鱼”声名远播,如今已香飘全国,远销港澳市场。

好水产好鱼。大规模养鱼始终回避不了水污染的问题。为了让水质更好,湖南乡里里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槽外养水、槽内养鱼”,在水槽中进行高密度鱼类养殖,引进“低碳高效循环微流水工厂化养殖”技术,在池塘中建设标准养殖水槽,水槽前端配备推水增氧设备保证养殖溶氧充足,水槽末端安装现代化抽污设备,及时清理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废物,使养殖水排放能够达到三级饮用水标准。同时,在水槽外的养水精华区种植水生植物和放养花白鲢鱼、螺蛳等,对养殖水体生态净化。

通过这种养殖方式,就像在水槽里装了一台跑步机,让喜欢顶水的鱼儿们挤在一起,逆流嬉戏,不停做“有氧运动“,既健身又怡情。鱼群能在流水中不断地逆水摆动,被形象地称为“跑步机上的鱼”。通过长时间的锻炼,鱼儿们的曲线美、身体棒、活力足,同时增加了养鱼的休闲观赏性。

经过工厂化养殖的商品鱼,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2018年公司产、销业绩增幅均达300%以上。“乡里里手”的品牌鱼产品“游”向了全国乃至东南亚市场的餐桌。一个集渔业养殖、鱼文化博物馆、省级垂钓基地、全鱼宴餐饮文化、赏莲泛舟于一体的“乡里里手”休闲渔业公园也即将呈现。

休闲高品位,打造“3个休闲胜地集群”的名望之城

步入望城,目之所及之处,尽是风韵犹存的古镇古街,水影如画的湿地湖泊,休闲绿道通达,田野处处雅景。

让望城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还得让望城休闲农业品牌把城里的消费者吸引进来,让更多的游客吃在望城、品在望城、乐在望城,是望城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

望城围绕“好人故里名望之城”区域品牌形象,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以“湘江古镇游”和“乡村休闲游”为产品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望城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千龙湖、百果园、光明村为代表的规模休闲农庄集群;以乔口渔都为核心的渔业休闲企业集群;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港古镇、铜官陶城、新康戏乡、洗心禅寺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景观集群。

“一到周末,每天至少有四五千游客,尤其以亲子游、企业户外拓展的居多。”湖南千龙湖旅游度假区经营副总经理陈光辉说。

从最初的穷乡僻壤不为人知,到现在人气越来越旺,14年来,千龙湖始终初心不变,围绕游客不断升级的需求提品质、树品牌。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农庄、国家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

望城将全域旅游作为全区生态建设、公共配套和便民惠民的“民生工程”,全区推进“美丽乡村”和“河湖连通”工程,打造处处是景,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支持农民在家门口升级幸福。旅游创业,富民美乡,乡村创客已成为望城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最有生机的一股力量。

“船到靖港口,有风也不走”,这句话说的是见多识广的过往客商船工,到了靖港古镇,都流连忘返,乐不思蜀。靖港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水患严重,沩水改由靖港南面的新康乡汇入湘江后,靖港古镇走向衰落。

如何重新树起“湖湘文化品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湘江古镇群落复兴被提上日程。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保留古镇当年的特色和风貌。

品味古韵的游人穿梭而至,曾经丢下手艺的匠人也纷纷回归。今年65岁的老易有一手做传统“杠子面”的老手艺,但上世纪90年代在古镇却已经糊不了口了,只得外出打工。

“古镇复兴以后,我们一家就回来了,重新打出了祖传‘怡华楼’的招牌,两个儿子一个卖手工米粉,一个卖手工面条,平时每天能卖三四千,高的时候能卖上万,现在‘杠子面’还入选了望城区非遗名录。”说起这些,老易满脸洋溢着自豪。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一主两特”农业品牌带来品质生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101/6282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