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即墨区:五美融合兴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3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30
内容摘要:灵山镇姜戈庄村音乐喷泉。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临黄海,南依崂山,境内地貌总体为低山丘陵,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
 

 

灵山镇姜戈庄村音乐喷泉。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临黄海,南依崂山,境内地貌总体为低山丘陵,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初秋时节,迎着凉爽海风,记者来到这片山海相依的人间胜地,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痕迹,触摸乡村生态振兴的脉搏。

在位于蒙沙河畔的灵山镇卫东村村民张义滨的庭院里,记者在原是农村“短板”的厨房和卫生间看到清洁取暖的炉具和管道、现代化的灶具、干净的马桶和淋浴房,排放的污水经过地下管道流进了村头的污水处理厂,诉说着这里农民的新生活。

而且,卫东村的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交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集体经营,绝大多数村民在乡镇工厂务工,留在村里的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卖起了土特产,收入来源有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美化绿化亮化、改厨改水改厕、垃圾污水处理、村美人和业兴……这都是即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撬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区农工办社区科科长唐正春说。

“近年来,即墨以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新旧动能转换、增进群众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和人文美“五美融合”的发展要求,突出区镇村统筹规划、点线面联动布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了组织保障机制、产业支撑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绘就了乡村生态振兴的靓丽底色。”即墨区委书记张军说。

“五化”统领治环境

立足沿海经济强区和山海相依的客观实际,高点定位分类施策,以环境整治撬动乡村全面建设

即墨,在《中国县域经济报告(2017)》发布的2017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高居全国第七位。今年,即墨成功改市设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自2006年开始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地处沿海、经济发达”的即墨,就一直是农村建设的老典型。在2006年到2011年的“五化”建设阶段,即墨就瞄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推动实现了农村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在2011年到2016年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阶段,即墨又瞄准了公共服务、管护运行和社会保障等短板,重点推进了以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无害化、引水供水规模化、休闲娱乐广场化、管理服务社区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五化”,以及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和低保的“三并轨”。

2016年,山东《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出台;今年初,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发布。对此,即墨区委副书记王宝善介绍:“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青岛的总体要求是既要‘让农村更像农村’,又要‘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羡慕的日子’。对此,即墨基于沿海经济强区和山海相依的客观实际,坚持高点定位、分类施策,科学推进、系统建设,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放大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带动效应。”

高点定位,就是在山东省级标准和青岛市级标准的基础上,瞄准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短板,提出更高的建设要求。比如,污水方面,在一并推进改厨改水改厕的同时,还要完善农村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和科学处理;对原先在农村七搭八绕的各类电线,一步到位实现地埋式处理;取暖方面,有条件的推进燃气管道进村入户,条件稍差的积极探索新的清洁取暖方式。

分类施策,即对城镇规划建成区的村庄,按照城镇化要求建设城镇社区;对规划改造的中心村,加快建设集聚类农村新型社区;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等特色村,在保护和挖掘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对未来10年内暂不集聚改造的村庄,按照农村人居环境“七改”要求,进行达标村建设;对5年内要拆迁合并或空心率达到50%以上的村庄,保障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基于此,即墨在出台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和《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中明确,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农富民、宜居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和乡风文明行动等为重点,以美丽乡村示范村、达标村建设为抓手,与农村产业振兴、推进脱贫攻坚和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梯次培育、示范带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全面打造“五美融合”美丽乡村。特别是今年以来,即墨坚持片区化理念,统一规划灵山镇玫瑰小镇辐射区域及龙泉街道莲茵河流域两个片区,本着成方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集中打造两处“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引领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全力助推农村全面振兴。

科学规划显特色

全面贯彻“规划先行”,招标选定甲级资质机构,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村为本,彰显特色

自即墨区城区出发,沿204国道行驶约20分钟,就会进入一片水畔绿地,龙泉街道柳林村就坐落在这里。走进村庄,湖面生态修复、水畔公园建设、旧房保护修缮、新居整体打造、高标准为农服务中心等尽收眼底,庭院内改水改厕、清洁家园,道路上雨污分流、弱电入地。

村党支部书记曹淑芹告诉记者:“根据区镇要求,咱们统一招标,投入约30万元,选定了苏州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为咱村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现在看,规划一步到位,建设事半功倍、效果突出,太重要了。”

苏州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蓝大伟,拿着该村厚厚一大本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告诉记者:“我们在该村深入走访、测量约一个月,召开各类座谈会20多场,与即墨城乡总体规划、龙泉街道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发展现状和趋势、村庄产业情况、村庄文化民俗等特色资源情况等相结合,明确了该村‘山水生态村、历史人文村、特色民俗村’的发展定位,编制了这本将近60页的发展规划。”

唐正春介绍,即墨明确市县两级规划局村镇规划处的主管职能,推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已启动的6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全部完成规划,有浙江大学、上海麦塔设计等23家甲级资质机构参与。

为确保高标准规划落地,即墨在全面完成县(市、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年度计划,科学编制农村新型社区修建详细规划和示范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在翻看了即墨十几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后,记者发现,每一个规划都做到了以村为本、彰显特色,突出了不同乡村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建设格局。同时,按照系统建设、综合配套的要求,即墨同期或分步整治村庄道路、安全饮水、燃气、暖气、污水治理等,补齐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短板。在灵山镇和龙泉街道两个片区,先行先试,引入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成方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

凡建设,大拆大建是通病。但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保护有时比拆除更重要。即墨强调,在依法有序拆除违章建筑、推进危房改造、整治残破墙体、治理村庄环境的同时,要做到不挖山、慎填湖、不砍树,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水系文脉、田园特色、古居老宅、古树名木、古墙古井、乡贤文化、传统工艺等,在保护中挖掘、弘扬、传承,实现“看山望水记乡愁”。

以前的新农村建设,往往是重硬化、轻绿化。即墨要求,在编制规划时将硬化和绿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道路宽度、排水管道、绿化设计、苗木选择等内容一并完成。同时,搞好村内拆违增绿、清湾补绿、见缝插绿、庭院植绿、山体护绿等,建设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生态宜居的田园新村。

政府引导激活力

“整合投入”是关键,财政拿大头村民当主角,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好钱花在刀刃上”

金秋十月,在灵山镇岚前岭村,全村老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为秋色增添了另一道美丽的风景。“隔壁的西姜村,去年就建好了,那个漂亮,俺每次从那儿走过都羡慕得不得了。想着盼着,全村老少爷们去争取,现在好了,俺村今年也开始干了,俺做梦都想着俺村变美的样子。”

道路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沿河栈道、公园和广场,建设村史馆、农家乐、民宿和游客中心……眼下,岚前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延强成了最忙碌的人。“地上如此,地下也投了大钱。你看,雨污分流的管道,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等网线都入地铺设。”王延强说,“俺干了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就前两年压力大,为啥?周边好几个村都变美了,就俺村还是老样,全村老少眼巴巴盼着。今年,环境整治连片推进到了俺村,这大机遇总算让俺村赶上了。”

据介绍,该村美丽乡村建设自2017年10月开始推进,预计投入约3500万元。根据建设规划,该村将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100万元,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街巷硬化、财政一事一议奖补等项目资金700余万元,企业帮建折合2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1300多万元,村内资源利用折合约60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折合约100万元。

记者在即墨采访发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整合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局面。而且,建设项目多、投资大,要坚持多元投入、合力推进,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吸引部门、企业、村庄在外能人和村民等参与。同时,作为造福农民的百年工程,既要加强施工监理,确保建设质量,更要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

“建设美丽乡村,投入是关键,如何做到‘好钱花在刀刃上’?即墨的经验,一是财政拿大头,撬动项目资金、企业资金、社会资金、村庄资源、村民投劳等多类投入;二是村民当主角,成立村级监督组织和管护组织,全程监管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并针对性制定各类项目的管护办法。”即墨区农工办主任吕思龙说。

强化政府主导,拿出真金白银。即墨在出台的《美丽乡村建设意见》中明确,市财政每年设立2.5亿元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示范村按照平均每村1000万元/个的标准给予奖补,达标村按照20万元/个的标准奖补。同时,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全覆盖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相结合,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放大效应促融合

按照“五美融合”要求,整合近20项举措,助推乡村生态、产业、文化全面振兴,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灵山镇的西姜村2016年起成为了即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在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村外的土地则通过统一流转,引进了青岛玫瑰圣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栽植玫瑰等各类花卉苗木2000亩,建成了玫瑰小镇产业园区。

2017春节,回村过年的村民孙中强看到村庄变美了,游客也不少,抓住机遇开办了一家“美丽乡村酒店”,去年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30万元。

村里保留下来的古屋古树、民俗文化等,也都焕发了光彩。走进金口镇的店集南里村,现存明清时期建筑60余处,九孔石桥、守备街、“大夫第”、宗祠、老磨坊、武德巷、文昌阁石匾、有间客栈等让人目不暇接。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南里村还积极挖掘杆秤孙、葫芦王、农民书法家、邹记原味馍等有南里特色的老字号、手工艺人和农民艺术家。

“有了人文美这个杀手锏,咱村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独特优势,2017年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了近3000元。”村党支部书记邹宗波高兴地说,“你看,古巷古屋成了景点,剪纸杂粮成了抢手货,村里的豆腐坊,每天的销售收入都在千元以上。”

吕思龙坦言,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和人文美“五美融合”的目标,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不仅仅是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的事儿,还包括村庄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提升等方面。因此,即墨按照“五美融合”要求,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改”、村庄与园区同建、美丽庭院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等近20项举措,放大美丽乡村建设效应,全面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

据介绍,即墨围绕生态美,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统领,整合山体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田生态保护与修复和乡村绿化等多项举措,持续推进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行动。围绕生产美,以推进美丽乡村与产业园区同建为统领,整合推进了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项举措,持续实施强农富民行动。围绕生活美,以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统领,通过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改厨改厕改气等举措,持续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围绕服务美,以推进公共服务资源下移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为民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全覆盖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3个方面,持续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围绕人文美,以持续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为总抓手,推进繁荣乡村文化、倡树文明乡风、推进民主管理和建设法治农村等4项工作,树立清新乡风,培育新型农民。

回顾十多年来的新农村建设进程,灵山镇卫东村党支部书记宋正荣颇有感触:“以前,不少地方是为建而建。修路硬化的就搞硬化,不管排水、不管绿化,不仅管护起来费劲,还造成生活不便。屋顶上的电线,你扯一条我扯一条,杂乱不说,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现在好了,一张蓝图做下来,先搞地下,再搞地上,科学合理了,效果就好了。不仅是村庄变美了,咱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显著变化,大伙儿的自身素质和文明行为也都提高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即墨区:五美融合兴产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030/627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