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旅创客“点金”河洛山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4021
内容摘要:拨云岭,隶属河南洛阳栾川县,是挂在八百里伏牛山脉上的一个小山村,耕地也全在坡上。年复一年的耕种,土壤越来越薄,庄稼越种越
 拨云岭,隶属河南洛阳栾川县,是“挂”在八百里伏牛山脉上的一个小山村,耕地也全在坡上。年复一年的耕种,土壤越来越薄,庄稼越种越差。守着苍莽的伏牛山,拨云岭人过着“闺女不嫁本村汉,光棍急得满山转”的穷苦日子。

守着青山要饭吃的拨云岭,近年来终于盼到拨云见日的好光景。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拨云岭村大力种植核桃、油用牡丹和樱桃,并依托山村生态资源,引进“岭上人家”“慢居·十三月”等创意精品民宿,拨云岭成了旅游爱好者心中的“诗和远方”。

拨云岭只是一个缩影。惜“绿”如金、借“绿”生金、点“绿”成金,洛阳市将昔日“凉”资源做成了当下“热”产业,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农、林、水、城镇、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加速融合,农旅创客们在河洛山水间演绎出一曲动人歌谣。

政策创客

地处中原粮仓,却非产粮大市,洛阳域内山川丘陵交错,山地面积占比85%以上。伏牛山脉像一道枷锁,让山区农民吃尽了苦头。

虽说平原资源先天不足,但洛阳多年来因势利导形成了鲜果、干果、杂粮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虽说“花开时节动京城”,可甲天下的牡丹花毕竟花期太短,“吸金”效力有限。于是,农有资源,旅有潜力,“金风玉露一相逢”,旅游基因早已浸入血液的洛阳人看准了这条农旅融合、互促共进的致富路。

思易行难,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多地处偏远,融合什么,怎么融合,谁来融合,都是难题。从“想到”到“做到”这段漫长的路,不仅没有难住洛阳人,反而在筚路蓝缕的农旅融合探索中寻到了规律,找到了打开农旅融合“宝藏”的钥匙。

“必须加强农业、扶贫、旅游、文化、体育等部门的联合,在产业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引导而不代替市场主体,才能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洛阳市委农办主任杜中岳表示。

2016年,洛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将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工作。之后,在荒山荒地荒滩开发、休闲农业用电、闲置宅基地建设用地等多方面连续出台政策,为农旅融合做好顶层设计。

市级层面指明方向,却没有划下框框,留足了辗转腾挪空间。各部门、各区县随即因地制宜,融通创新,出台了大量更具体、更务实的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范县栾川为例。为把游客吸引来,今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县里举办了“自驾游栾川·高速我买单”旅游扶贫公益活动,只要是从洛栾高速栾川站、重渡沟站下站的7座及以下的小客车一律免省内高速费。这是栾川推动农旅融合的一次“交通+旅游+扶贫”的创新尝试。

这笔“大账”算得好!32天内33.03万辆A型客车免费金额1684多万元,累计接待游客157.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4亿元。

“青山绿水是潜在资源,但不会自己变出效益来。”栾川县旅工委副主任胡建武介绍,就像当年把一个穷山恶水的重渡沟打造成全国知名景区一样,栾川针对域内山区沟壑众多、生态优良、资源丰富等优势,坚持“一乡一沟域、一沟一模式、一沟一特色”,谋划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产业带,形成重渡沟等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栾川、嵩县、新安、孟津、伊滨等区县聚焦重点,政策上精雕细琢,将农业开发、扶贫搬迁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推进农业与旅游、林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洛阳先后有“栾川重渡沟生态旅游创客基地”“孟津中国牡丹画第一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洛印象地——卫坡古村落文化旅游区、孟津县凤凰山田园综合体、洛阳会盟银滩生态园、栾川县朱家村高山渔村获评市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开发一个景、富了一个村”“山下一张床,赛过城里一套房”的典型案例俯拾皆是。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洛阳市各部门、各区县“全网联动”,农旅融合的政策供给不断涌现出接地气、有实效的好创意、好想法,为农旅融合“送智扶志”、燃起星星之火提供了有力保障。

模式创客

有了良好的政策土壤,市场主体主导下的农旅融合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河洛大地不断涌现。

孟津县会盟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超过1.5万亩。每临夏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如诗如梦。稻谷成熟的时节,紧邻稻田的银滩景区都会举办每年一度的“会盟新米节”,游客既可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也可品味新米的香醇、自然的馈赠。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和民俗活动,让当地农民的稻米及农副产品不出家门就卖出好价钱。

会盟的农旅创客们没有就此满足,他们一直在琢磨如何实现四季有景游客常来。孟津县委农办副主任梁东霞介绍说,立足于当地万亩荷花、万亩稻田等“万字号”特色农业,银滩农业观光园区逐渐形成了“四季”主题节会:春有“会盟梨花节暨银滩春耕节”,夏有“会盟荷花节”,秋有“会盟新米节”,冬有“十里银滩·黄河灯会”。四季节会结合实际、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从洛阳中心城区出发,无论目的地是哪个方向,市郊都密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休闲庄园,入眼一片浓浓绿色,成为市民的自然休闲氧吧和农事体验乐园。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站在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制高点向四周眺望,无花果、核桃等特色经济林葱葱郁郁,五彩斑斓的生态林,更让人神清气爽。这里是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融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农业+旅游+文化+体验”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以田园综合体为龙头,这种“景区带村”模式实现了区域化协调发展。凤凰山生态园业务经理朱阳冰介绍说,景区解决了附近700名农民的就业,流转土地、荒山涉及7个村庄,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

地域特色明显的民俗文化村是洛阳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亮点。十三朝古都洛阳拥有其他城市难望项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盘活并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乡村民俗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倒盏村位于伊滨区诸葛镇东,相传乾隆巡游龙门石窟至此,品尝本地美酒,一饮而尽。百姓为纪念此事,便改村名为“倒盏村”,意为“倒了杯盏”。

传说尚待考正,但新建的倒盏民俗文化村早已火遍洛阳。行走在倒盏村,仿佛穿越数百年,赏民俗特色技艺,品舌尖饕餮盛宴……倒盏村庙会传承历史民俗文化,让人眼花缭乱。

倒盏民俗文化村总经理刘磊佳告诉记者,为打造可自发生长的“倒盏生态链”,倒盏村采取免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创客入驻,开辟农耕园种植牡丹、葫芦等赏用功能兼具的作物,为游客提供留得住乡愁的所在,国庆节期间吸引超百万游客到访。

从特色引领、园区带动的会盟银滩,到“景区带村”、休闲农业带动的凤凰山,再到文化引领、地域特色支撑的倒盏村,洛阳市的农旅创客探索出了易地搬迁旅游脱贫模式、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模式、“旅游+公益”等农旅融合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解决了内生动力不足的痛点,也让乡村游成为了脱贫产业的主力军。

业态创客

农旅融合,说到底要以农民为本,激活贫困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在洛阳农旅融合的发展进程中,河洛农民在摸索中学,在学习中干,点滴智慧创造出极具吸引力的农旅融合新业态。

沿着栾川县七姑沟的山路向前走,沿途是分布在河涧两侧的各式农家乐。猛然间,几座涂抹着七彩颜色的农家小楼撞入眼帘。“这就是我们观星村的特点和创意!”石庙镇旅游办主任、观星村原党支部书记娄晖得意地说。

一条沟内十几个村子,自然条件差异不大,如何脱颖而出?为农家旅馆“化妆”是观星村人的妙招。“沿途每天车来车往,突然看见我们的七彩房子,谁都会多留意,小孩子看见了更是愿意留下来。”娄晖表示,仅此一项小小创意,观星村接待的游客量当月就上涨60%。

给房子“化妆”引起其他村寨效仿后,观星村又开始做起了“山体文章”。利用村域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观星村着力探索林下育菌、林中游玩、林上观景的立体农旅融合之路,如今已是栾川县乡村旅游界“最亮的星”之一。

伴随着国家易地搬迁政策的不断实施,出现了部分闲置无人的空心村。没有天然的沟涧和森林,旧宅老房还能不能进行二次开发?

栾川县潭头镇石门村在2011年进行易地搬迁,多年的老村在闲置后立显衰颓。在咨询县旅发委和创意设计师后,石门村人再次回到闲置的土屋,并将其整修为乡土味浓郁的“石门土屋”。屋边自种蔬菜、门外溪水潺潺,十足的山村风情,今年七八月份,石门村开发出的十几套老屋天天爆满。

“空心村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既实现了废弃资产再利用,又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难题。”石门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建表示,土屋的“失而复得”体现的是农民对农旅融合理解的不断深入。现如今,村民通过出租房屋、从事旅游服务,每户每年可增收1.6万元左右。

提起艺术,好像是现代都市人的专属。但这两年,嵩县三合村以艺术之名获得新生,成为探讨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关系的热门样本。

一年四季,绿水青山间的三合村都会出现远道而来的“写生大军”,用缤纷的颜料和灵动的画笔,描绘这里的自然和乡愁。这个最初由返乡大学生创办的写生基地,以山村风貌、乡土风情见长。

如今,小镇除新建了写生广场外,还修复明清旧宅和豆腐、织布等传统手工作坊,沿街建设农家宾馆……2017年,三合村共接待师生6000余人。曾经发展相对滞后的深山区,逐渐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手绘小镇”,村民也借此纷纷走出贫困。

“手绘小镇”为贫困地区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让深山贫困户由“想发展”实现“能发展”,由“帮扶发展”转变到“自主发展”。洛阳市委农办副主任刘军学表示,广大农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乡村原生文化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生产力。

不走寻常路,是因其洞悉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将创意进行到底,是挺身于潮头的智慧和勇气。职业跨界、行业跨界、资本跨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远在深山无人识”的穷苦山村,经过农旅创客的“点石成金”,成为散落在八百里伏牛山的一颗颗珍珠,不仅重塑了贫困地区的颜值和气质,也为各地农旅融合和脱贫攻坚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思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旅创客“点金”河洛山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027/627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