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托起格尔木绿色发展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4  来源:农业农村部  浏览次数:8809
内容摘要:深秋时节,格尔木河西农场200公顷藜麦进入了收割季,红彤彤、金灿灿的藜麦映红了种植户的笑脸。刚刚结束新一季枸杞丰收采摘的农户
 

 

深秋时节,格尔木河西农场200公顷藜麦进入了收割季,红彤彤、金灿灿的藜麦映红了种植户的笑脸。刚刚结束新一季枸杞丰收采摘的农户们,忙着晾晒枸杞干果,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财富。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农超对接运输车把一车车时令新鲜蔬菜从温室大棚搬运到超市柜台,郭勒木德镇天姿虹鳟鱼养殖合作社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品尝到了高端“鱼味佳肴”……记者了解到,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特色产业发展已成为格尔木市农牧业发展的活力所在,成为推进生态绿色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近年来,格尔木市紧紧围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引导农户通过“农户+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发展温室大棚时令蔬果、绿植盆栽、红黑枸杞、藜麦、高原虹鳟鱼等特色种养殖产业,逐步代替了土豆、青稞、油菜等传统、单一的种植产业,促进了农牧业多元化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每到丰收的季节,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田间地头硕果满枝,各地经销收购商慕名而来,一箱箱格尔木特色农产品坐上飞机,线下线上通过电邮飞到全国各地,“百花齐放”的特色产业让戈壁荒漠绿起来、产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为该市特色农牧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祝显君是河西农场最早种植藜麦的农户,2014年,他挖掉了种植7年的红枸杞,开始尝试引进藜麦种植,从最初的试种几亩扩大到现在的20多亩藜麦田。经过一段时期的尝试摸索,如今祝显君已经成为河西农场的藜麦种植大户和藜麦种植专家。祝显君告诉记者,“今年的藜麦收成不错,亩产可以达到600斤,一亩地刨去成本可以收入1000元,比种植枸杞好打理,这几年藜麦产品紧缺,比较好销售,关键是政府支持我们发展特色种植,是党的富民好政策帮我们圆了致富梦。”目前,河西农场藜麦种植已达200多公顷,品种多达5个品系。最大的种植户种植藜麦达到3.33公顷,藜麦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助农增收的又一新兴特色产业。今年上半年,柴达木市藜麦等特色粮食作物种植达到0.05万公顷,较之往年增长了33.2%,果蔬产量0.65万吨,增长了2.8%。多样化的特色产业种植不仅给农户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还自然形成了一片片防风固沙的戈壁绿洲,各种农作物在荒漠上生根发芽逐年扩大,编织成一张张生态绿色发展梦。

“因为具备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和光照优势,格尔木位于最优质柴达木枸杞原产地的核心区,种植的枸杞品质最优,我要把格尔木的有机枸杞推销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格尔木枸杞的价值和功效。”来自河南的马武召,以前在格尔木做废品回收生意,2015年,他看到枸杞效益不错,就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枸杞,成立了格尔木伊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网上商城,并以其独特的加工技术,坚持做无污染、无添加、有机绿色的“雪域圣果”产品。现在,马武召把格尔木枸杞这一高原圣果销售到了河南老家,开发出了更广阔的市场。五年前,枸杞种植产业风生水起,强势崛起成为格尔木市特色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一年年的枸杞丰收季,富了地里的种植户,也为各地慕名而来的采摘工增加了收入,打造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富农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格尔木市枸杞产业从无到有、从小范围种植到规模化种植,柴达木绿色有机枸杞品牌逐步打响,形成了从枸杞种植、加工、销售以及精细化下游产品开发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格尔木市农民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格尔木市生态化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格尔木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0.7万公顷(其中黑枸杞0.13万公顷),预计枸杞达到1.5万吨。

戈壁高原强烈的光照、昼夜的温差等地域优势为格尔木市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外地客商纷纷瞄准格尔木市各行业的空白市场,走出了一条条具有高原特色的种养殖等产业发展新路子,在带动地方农民就业创业的基础上,大大激活了格尔木市农牧业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实现了生态与效益的双赢。格尔木红黑枸杞、高原藜麦、藏牛羊肉、枸杞蛋、玫瑰花茶、高原虹鳟鱼、金鱼湖大闸蟹……如今,在各大超市商场柜台上,处处可以见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格尔木高原绿色有机农产品,特色产业呈现多样化、品种丰富的“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特色产业发展不仅为农户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托起格尔木绿色发展梦”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024/6250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