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拥有湿地面积近3万公顷,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及11个湿地型,湿地率达12.7%。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海口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城区的内河湿地系统遭到污染,不少城郊农村的湿地也遭到破坏。然而,在2016年之前,其独特的湿地资源多年来鲜有人提及,海口市区甚至没有一个像样子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迫在眉睫。
制度先行,高位推进湿地保护
为加快推进湿地保护工作,2016年底,海口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作为全市湿地保护修复的总协调,明确了每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由一名市领导牵头,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推动工作;成立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作技术支撑,建立了以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局、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4个区级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为基本构成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并配备了湿地保护专职人员。
此外,海口市还专门编制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制定并实施了《海口市人民政府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实施方案》《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3个文件。
2018年8月,海口市通过《湿地保护若干规定》,将湿地保护成效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将湿地保护和管理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畴。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陈松称,“湿地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海口通过不断建立健全湿地保护长效机制,高位推进湿地保护工作,保绿水青山更长远。”
通过制度创新,海口率先将“河长制”与“湾长制”结合,“河湾同治”;成立海南首个湿地保护协会,共建共享,动员社会力量参加湿地保护志愿行动……海口的湿地保护加快形成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
全员上阵,民众共享保护红利
2018年3月24日,海口市民周宗贵成为三角池东西湖生态修复之后的首批“百姓河长”。周宗贵笑着说:“别看是百姓河长,干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少。我们要河湖巡查,上报发现的各类污染源,收集河湖信息,收集和反映市民意见,带动居民爱河爱水。”
“海口的湿地保护的成功在于凝聚各方合力,全员上阵,除了党委政府高位推进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陈松举例说道,2017年以前,海口湿地保护志愿者主要集中在东寨港片区,不到1000人,而目前已有9000多人。
专门辞职从事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的周缘告诉记者,海口湿地保护志愿服务起步晚,2014年刚开始时,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活动仅局限于到湿地周边捡垃圾、做些科普宣传等,规模较小、缺乏统筹、比较零散,效果不明显。
直到2017年,《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等文件出台,对湿地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并在市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志愿者制度。今年又专门成立海口湿地保护协会,统筹管理50多家公益组织开展湿地巡护、生态调查研究、环保宣传、志愿培训等工作。
“湿地要美丽,村民也要更富裕。只有共建共享,才能走得长远。”从民企来到湿地协会工作后,周缘这两年几乎跑遍了海口所有湿地,越来越多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让他更加坚定了湿地保护与修复的信心。
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涵泳村的千亩荷塘,每逢五六月份荷花盛开的季节,都会吸引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去观赏,当地村民依靠荷塘增加收入超过1500万元;琼山区凤翔街道办的新潭村,因村前千亩大潭“谢潭”而得名,潭中种有莲藕,每年夏季,荷花盛开,都会吸引约2万-3万名游客前来;秀英区永兴镇的“冯塘绿园”,是一个集羊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区,每年可给每户村民带来两万多元收入……
2015年,海南省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一张蓝图”划定生态红线,梳理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规划,消除重叠版块。明确了可开发区域,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海口潭丰洋万亩湿地,就是对已有空间规划进行梳理,将原先的土地整治与湿地保护有机结合后保留提升的湿地公园。
目前,海口正在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海口市已将2.9万公顷湿地纳入保护范围,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45个湿地保护小区和羊山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正加快规划建设。接下来,海口将继续做好潭丰洋、响水河、三十六曲溪、铁炉溪、三江红树林5个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将使保护面积达6369公顷,占陆域湿地面积的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