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贵州思南:推广地方绿茶走向世界的舞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8  浏览次数:81824
内容摘要:金秋时节,在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茶园,茶园中还有大批茶农在采摘夏秋茶,贵州绿茶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创建示范点的展板显得格外

金秋时节,在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茶园,茶园中还有大批茶农在采摘夏秋茶,“贵州绿茶”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创建示范点的展板显得格外显眼。今年以来,贵州以“贵州绿茶”标准宣贯为主导,先后在湄潭、余庆、凤冈等9个茶叶县创建“贵州绿茶”国家级示范点取得明显成效。

聚指成拳,强力政策驱动大发展

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茶叶是绿色贵州的珍宝。近年来,贵州利用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700多万亩茶园领跑全国,茶产业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的地位。

“从上世纪30年代中央实验茶场试制的湄潭绿茶,到解放后的黔绿。贵州绿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大区域品牌概念。2007年,贵州明确了以发展‘绿茶为主体,其他茶种为辅助’的茶产业发展方向。‘贵州绿茶·秀甲天下’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共识。”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

2017年年初,“贵州绿茶”获得农业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全国首个获准登记保护的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同年,“贵州绿茶”再次得到农业部的肯定,获得2017年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资格。

以省级为单位、近700万亩茶园为背书的“贵州绿茶”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后,将肩负着探索、实践、引导中国现代农业走向标准化、大规模、大市场的时代使命。

农产品地理标志既是一种标识,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使用得好、保护得好,可以带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紧扣发展脉搏,在大地标孕育的大机遇来临之际,贵州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强力助推。

2017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发展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在品牌建设工程方面,明确主推品牌为“贵州绿茶”,提出以“贵州绿茶”引领,各市、县核心区域品牌整合,企业品牌跟进的方式,构建“省级公用品牌(母品牌)+核心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子品牌)”的贵州茶品牌体系。

同年,新修订的《贵州绿茶》标准正式发布施行,进一步引领、规范、支撑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贵州省农委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贵州绿茶”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工作的通知》,成立贵州绿茶样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省农委相关部门对创建工作齐抓共管,将创建工作纳入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职能目标绩效管理,强力推进创建工作进程。

与此同时,贵州省确定在茶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适宜“贵州绿茶”品牌建设的湄潭县、余庆县、凤冈县、石阡县、江口县、思南县、瓮安县、雷山县、黎平县等9个县重点开展创建示范。各创建示范点的9个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相继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建立示范基地,在基地内树立“贵州绿茶”创建国家、省级农产品样板宣传展板进行推广和普及,引导示范点所在县(市)企业积极用标。

夯实基础,地标系列培训深入一线

“贵州绿茶”这一地理标志产品是贵州的特色产品,经过历史积累、文化积淀,已成为品质优异、底蕴丰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对于使用者来说,地理标志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创造更多利润,提高产品等级,减少竞争,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以及品牌影响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有着国家的担保,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也更加放心,在购买时,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地理标志产品。

打响贵州绿茶品牌,关键是夯实基础、锻造贵州绿茶独特品质。

“生态”一直是贵州绿茶引以为傲的特点。贵州把规划种植茶叶的土地用GPS定位,检测土样的pH值和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确保种植的茶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在安全的底线之内。同时,贵州茶园禁用的农药在国标16种的基础上提高到63种,在茶园面积达万亩以上的乡镇、5000亩以上的村全面实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制度,从源头上强化对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

作为“贵州绿茶”持标人,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修订完善《贵州绿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快贵州绿茶品牌授权使用力度,推动贵州绿茶地标范围内的区域大量使用贵州绿茶大地标,规范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要求。并在茶叶加工生产旺季,开展创建系列培训,深入一线指导采摘、加工,与企业座谈做好产销对接。

从今年5月开始,已分别在湄潭、余庆、石阡等9个示范创建县开展创建系列培训。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老总以及从事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中层管理人员累计1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他们指导、培训企业一线生产者、茶农等累计达3万余人,宣贯了新修订的贵州绿茶地方标准,让更多人了解标准,让更多的从业者掌握标准并内化为茶叶生产的自觉行动;规范了“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使用“贵州绿茶”地理标志的企业自觉执行标准。

“通过培训系统性解读了‘贵州绿茶’大地标的地标概念、品质特征、标准要求、独特生产方式,原料质量控制和加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说,“培训工作的开展,让更多企业了解大地标、宣贯了贵州绿茶标准,引导用标企业规范加工生产,规范使用标识,进而辐射和带动大地标覆盖范围的企业,将促进贵州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效益凸显,大地标助推大脱贫

茶产业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走进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目之所及皆是绿油油的茶园,采茶人正在茶树之间忙着采茶。“6亩茶,年收入10万元左右。”村民谭武莲祖祖辈辈靠种地,如今通过种茶全家吃上了生态饭。在湄潭,茶产业已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如今,“贵州绿茶”覆盖贵州61个茶叶生产县,截至2018年8月,已授予203家企业使用“贵州绿茶”品牌标志。“贵州绿茶”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绿宝石、黎平香茶……聚指成拳,一个个子品牌在“贵州绿茶”母品牌的旗帜下,开启以高标准提升价值、打造大品牌、拥抱大市场、秀甲天下的新征程。

国家级龙头企业贵州栗香茶业公司率先使用“贵州绿茶”地理标志,已覆盖其80%的产品,2017年该公司产品销售较用标前同期增长20%,消费者回头率达50%以上。余庆县凤香苑茶业公司用标产品出口欧盟市场,2017年出口量就突破1000吨,创汇500万美元。

余庆县凤香苑茶业公司董事长骆地刚说:“使用‘贵州绿茶’大地标一年多了,我们尝到了甜头。消费者更认可,产品好卖了,效益就上来了,大家的收益也多年,积极性也就提高了,管护、加工、销售各方面都更加规范了,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增比进位、跨越发展的成功道路,为贵州茶业发展迎来了春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长为贵州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说。

随着“国家示范样板创建点”的推进,贵州绿茶“蝶变”效应在不断提升,系在末端的茶农是其直接受益者。

据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发展促进会统计,截至2018年8月,“贵州绿茶”用标企业涉及茶园面积55万亩,用标企业总产值32亿元,25万茶农因茶叶产生收益16.25亿元、人均年收入6500元,比用标前多增收3.75亿元、人均年增收1500元。

大地标正逐步释放大能量,推动贵州向中国绿茶和世界绿茶的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品牌、贵州创造进发,推动贵州茶叶走向世界、香满人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贵州思南:推广地方绿茶走向世界的舞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008/6081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