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神农架与远安三县区的贫困帽子,戴了多长时间?
1994年,国务院作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决定,红安、神农架林区被列入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市)名单。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红安、神农架林区再次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名录。
作为省定贫困县,远安县2015年被正式列入全省37个贫困县名单之中。
省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从1994年算起,红安、神农架的‘国定贫困县’帽子已经戴了24年,而远安县‘省定贫困县’的帽子戴了3年多。”
如何甩掉穷帽子? 3年来,3县区党委政府举非常之力,精准施策,致力于产业扶贫,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
另辟蹊径,送走“富饶的贫困”。
神农架林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1%,是一座绿色宝库。然而,这里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树不能砍,有药不能挖,有兽不能打,有矿不能采,有水不能发电”,产业扶贫大大受限,贫困群众增收与就业的门路相对狭窄。
林区扶贫办主任吴海波说:“我们这里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
如何摆脱这“富饶的贫困”?必须创新思路,另辟蹊径。
神农架避暑游客多。林区干部群众发现,许多游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罐当地的“土蜂蜜”。原来,神农架特有的中蜂蜜,采百花而酿,一年只割两次,产量低、营养价值高,供不应求。
这就是值得开发的商机呀!林区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中蜂保护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动中蜂蜜产业扶贫。
邹万明,木鱼镇潮水河村2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养过30年蜜蜂,但规模小,技术不过硬,靠天收。前几年,他家里两人因大病手术,负债15万元。2014年,他在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改进技术,50箱蜂当年割1000斤蜜,收入10万余元。2015年,他扩大规模,加了30箱,收入15万元。2016年,他再加35箱,蜂箱达到115个,一年割2000多斤蜜,卖了20多万元。如今,他已还清所有欠债,还盖起一栋两层小楼。“目前,神农架林区中蜂已达4万群,蜂蜜产量300吨,产值超过4200万元。”林区中蜂产业办主任宋崇保说。
一只小蜜蜂,就是一双脱贫的翅膀。神农架充分利用漫山遍野的天然蜜源,大力发展中蜂产业,现已形成“村村有养殖、户户有规模、蜂蜜品质高”的集约态势。该区宋洛乡饲养中蜂1万多群,捧回“中华蜜蜂之乡”的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该区还开出“林下种药”“冷水养鱼”等产业扶贫药方,不砍一棵树,不污染一滴水,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精准脱贫共赢。
3年来,神农架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林下产业蓬勃发展。2014年脱贫885户2563人,2015年脱贫861户2885人,2016年脱贫2231户6930人,2017年脱贫1463户3294人。截至2017年底,全区仅剩未脱贫人口148户45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1%。
金鸡报晓,破解产业与就业难题。
革命老区红安县人口稠密,资源匮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达11万之多,产业与就业问题相对突出。
红安县扶贫办主任姚福祥认为,送穷神,甩贫帽,必须对症下药,勇于破解难题。
2017年,红安县通过国家扶贫办引进德青源公司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利用区位优势和优质蛋鸡资源,引进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共同打造集种植、养殖、沼气、饲料和食品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蛋鸡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租金支付、参股分红、就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实行产业扶贫。
金鸡报晓。今年1月16日,金鸡产业扶贫项目顺利投产,第一批54000只商品蛋鸡进栏,很快实现产业扶贫“开门红”。
红安德青源公司总经理吕帅说:“金鸡项目总投资4.25亿元,在太平桥镇、八里湾镇、红安新型产业园分别建成鸡养殖和加工区,年产值5亿元,年纳税4000万元,可带动1万人长效脱贫。”
红安县明确提出:确保每户贫困户有2个以上收入来源。3年来,该县已成功引进农业项目155个,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0多个,带动数万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8000元。由于大多数贫困户发展产业能力较弱,该县一方面争取和用足国家政策,为贫困户创造被动收入,同时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贫困户主动增收。
华河镇陈河村二组贫困户胡荣朋今年60岁,身体不好,是家里唯一劳动力。如今,通过建光伏发电站,每年固定收入4000元,整合扶贫资金入股企业,每年又可分红4000元,流转5亩土地,每年收流转费1500元,三项收入加起来就有9500元;六组贫困户胡家元身有残疾,家里也有光伏发电的收入4000元,但他年轻一些,主动发展养殖业,养4头牛每头可获政府补贴2000元,50只羊每只可获补贴300元。
统计显示,红安产业扶贫人数占贫困人口94.5%,集中建村级光伏发电站267个,覆盖96个贫困村17648户。兑现奖补资金1.4亿元,支持1.8万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截至201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已由2014年的11.28万人减至323人,贫困发生率由20.92%降至0.06%。
特色产业,跑出脱贫“加速度”。
要致富,先要找对路。
面对山大人稀、地质复杂、产业规模小、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县情,远安县因地制宜,全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
远安是“中国香菇之乡”,香菇规模、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搞产业扶贫,该县决定“请香菇来帮忙”。
在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领下,全县香菇产业成为支撑农民收入的第一大产业,全县近万户农民依靠香菇致富。2016年,大自然公司达到年产香菇菌棒2000万袋、工厂化种植日产香菇20万袋、香菇深加工年产1500吨、4000立方米冷库循环存储鲜菇10000余吨的规模,年销售收入1.1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外。
2008年,一场暴雨将茅坪场镇老观村龙桂英家的老房子冲垮。6年后,不幸再次降临在这个家庭,老伴查出胃癌,次年去世,家里欠下好几万元债。龙桂英跟小儿子相依为命,过着艰难的日子。
勤劳的龙桂英不服输,下决心要靠种植香菇摆脱贫困,可难在没有资金。
2017年,大自然公司将龙桂英确定为帮扶对象。公司免费为她提供8000袋菌棒、420公斤麸皮、65公斤菌种,帮她发展袋料香菇。当年,龙桂英年底增收1.4万元,顺利脱贫。
和龙桂英一样幸运的还有129个这样的贫困户,他们从此与小香菇结缘。公司为每户按人均3000袋免费提供菌棒菌种及其他辅助材料,给予人均500元帮扶资金,共帮扶菌袋6750公斤、麸皮27600公斤、资金14.3万元。
按照扶贫协议,大自然公司吸纳入社贫困户为合作社社员,生产出来的香菇由合作社统一实行订单收购,与贫困户签订保底销售合同,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产品回收。2017年,公司累计为贫困户销售香菇150吨、蔬菜20吨,销售收入达1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小香菇”也成为远安脱贫攻坚战中的“大功臣”。
3年来,远安县通过“一主三特”的产业布局,以“一村一品”专业村、重点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全县5680户贫困户依靠特色产业摘掉了穷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