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让黄金奶源带孕育出最优质的奶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592
内容摘要:  走进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9000万棵沙生树木将昔日的沙漠改造成了绿洲,在一眼望不头的绿洲上,集中连片种植的22万亩有机
   走进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9000万棵沙生树木将昔日的沙漠改造成了绿洲,在一眼望不头的绿洲上,集中连片种植的22万亩有机草场中,23座通过欧盟有机标准认证的牧场点缀其间。10万头奶牛在天然有机的环境中过着低密度的幸福生活,饮纯净水,晒日光浴,食有机草,每天生产的1400多吨沙漠有机鲜奶从这里走向消费者的餐桌。这是圣牧高科的有机奶生产基地,也是内蒙古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的一个缩影,更是西部地区改造沙漠、打造绿色有机生态产业链的典范。

  “内蒙古地处北纬45度,拥有13亿亩天然草原,3000万亩人工草地,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孕育出了最优质的奶源。这里生活的奶牛有235万头,牛奶年产量693万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奶源生产输出加工基地。”内蒙古农牧业厅厅长孙振云说。

  建设高标准的优质奶源基地,为中国奶业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是创造中国乃至世界乳业发展史奇迹的地方。

  伊利、蒙牛两大乳企从这里起步,在这里腾飞并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奶业发展的奇迹。

  这里就是中国乳都——呼和浩特,一个中国奶业起步、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地方。如今这里正在推进乳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领航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将利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乳产业集群、世界级乳业创新中心、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和农企利益紧密联结的‘中国乳都’升级版。”呼和浩特市市长冯玉臻说,呼和浩特市奶业创造了奶牛头数、鲜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和牛奶加工能力四项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乳都”。

  “目前,呼和浩特市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10万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基地旗(县)4个,全市存栏奶牛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有164处,规模化程度达到了95%以上。201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10元,奶业已成为呼和浩特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局长刘月平说,未来三年在优质奶源示范基地上建设上,建立1-2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牧场和10处左右高水平标准化牧场,500头以上规模化牧场占比达到100%;建立中国乳业大学,形成全国牧场主学习交流中心;引进或建立高水平牧场管理机构,牧场管理全面实现标准化、智能化,奶源质量追溯和品质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作为全国奶业主产大省,长期以来内蒙古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农牧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意见》,助力提升奶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奶业实现了整体转型升级。

  “目前,内蒙古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奶类人均占有量等多个指标排在全国第一位,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超过80%,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比例达到47%。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417.7亿元,伊利、蒙牛已跨入全球奶业第9位、第10位。有伊利、蒙牛、圣牧高科3家中国乳业20强企业,培育了伊利、蒙牛、特仑苏等9个中国驰名商标。”孙振云说,奶业是内蒙古最具代表性、最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今年,全区规模牧场生鲜乳中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达到3.7%、3.39%,菌落数平均每毫升1.9万个,各项指标达到美国、欧盟等国家的水平,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牛奶质量安全问题。

  完善奶农和乳企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做强做优

  “和林格尔县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生鲜乳生产基地,是蒙牛公司乳品企业重要的奶源基地,也是全国唯一出口乳品示范基地。”和林格尔县农牧局局长常凤鸣说,为了加快奶源基地升级步伐,提升“乳都”核心区的竞争优势,促进规模化牧场稳步壮大发展,2017年,蒙牛公司将呼市地区的牧场生鲜乳收购价格较内蒙古其他区域补贴提高0.1元/公斤,并对和林格尔县奶牛牧场的产奶量进行足额收购,以巩固“中国乳都”核心区域的竞争力,目前蒙牛在内蒙古地区规模化、集约化奶源占比100%。

  “和林格尔县的现代牧业、圣牧高科、赛科星、富源牧场等国内知名大型牧业集团均为蒙牛的参控股牧场,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常凤鸣说,目前在和林格尔县有合作供奶方20家,年收奶量近30万吨,蒙牛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0亿元。截至目前,和林格尔县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牧场有19处,其中万头牧场2处,饲养奶牛总量5.5万头,奶牛年均单产达9吨以上。

  伊利集团探索产业链金融和新型奶农培训模式,加大对奶农的帮扶力度,培养和支持现代牧场的发展。伊利集团奶牛科学研究院营养中心负责人韩吉雨博士说,近年来,伊利依托奶牛学校平台,积极整合国际优质资源,全面升级了现代牧场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发了覆盖青贮制作、健康管理、牛奶质量、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牧场各生产环节的网络课程,培训供应商上万人次。2016年,伊利进一步强化“奶牛学校平台”,帮助奶农将奶牛的日单产从2014年的20.61公斤提升到2017年的27.60公斤,同时平均降低养殖成本10%,每公斤牛奶的养殖成本从3.65元降到3.15元,“一升一降”帮助奶农增收了30多亿元。

  “目前内蒙古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比例达到47%,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重大改革任务有所突破,推动奶牛养殖场和加工企业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孙振云说,积极推进乳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牧场以相互参股、融资、重组等形式实现利益共享。以股份分红、利润返还、贷款担保等方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扶持规模养殖场、奶农合作社自建或联建特色乳品加工企业,构建“奶农+合作社+牧场+工厂”新型利益共同体,探索奶业发展新模式。

  加快推进奶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重构奶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全国及内蒙古对奶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内蒙古奶业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广阔。”内蒙古农牧厅畜牧处处长白音说,全区草场资源丰富,拥有13亿亩可利用草原,节水灌溉苜蓿和燕麦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处于黄金草原带。

  “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好优质奶源基地。”孙振云说,按照布好局、育好种、种好草、养好牛,重点围绕稳定头数、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效益,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设现代化种源基地。依托赛科星等育种企业,力争在未来10年内培育出国际排名200以内的种公牛若干头,以及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建成全国一流的奶牛种源基地。二是打造优势奶源基地。实施新一轮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提升工程,提高五大优势奶源基地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建设水平。三是提升优质饲草料生产能力。实施奶牛饲草料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青贮种植年均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保证奶牛头均苜蓿2亩以上、青贮3亩,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供应。四是调整优化奶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常温液态奶,引导城镇低温巴氏鲜奶生产消费,扶持牧区民族特色奶制品生产,鼓励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发展多元化产品,引领中国奶业发展,进入全球乳业前五强。五是巩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奶农的话语权。鼓励乳品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互相参股、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牧场,促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规范生鲜乳购销合同和收购秩序,形成乳品企业和奶农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

  “只有依靠优质的奶源基地打造加工企业集群,才能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孙振云说,以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一是支持伊利蒙牛海外布局,开拓海外市场,实现用全球资源做全球市场,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的乳品加工企业,提升中国乳业的国际话语权。二是培育中小乳制品企业特色化发展。开发特色产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小巨人”企业。三是鼓励发展民族特色产品,培育呼伦贝尔乳制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呼伦贝尔高端乳制品市场认知度;鼓励奶牛养殖场开办民族特色奶制品工厂化生产试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奶农合作社建设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厂。

  新一轮奶业振兴大幕已经拉开,蓄积的力量正在勃发,内蒙古将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发挥优势,加强优势奶源基地建设,打造加工企业集群,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引领中国奶业走向世界,再创辉煌。为中国奶业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让黄金奶源带孕育出最优质的奶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926/594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