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京郊丰收之喜缘何而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4127
内容摘要:金秋京郊,丰收氛围浓郁。9月15日,北京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里人群涌动,为期一个月的2018欢乐丰收节暨第二届延怀河谷葡萄文化节在
 金秋京郊,丰收氛围浓郁。9月15日,北京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里人群涌动,为期一个月的2018欢乐丰收节暨第二届延怀河谷葡萄文化节在这里拉开序幕。葡萄采摘、农事体验、农民运动会、百人旱船展演等富有农趣的活动吸引来不少京津冀市民,来此感受乡村之美,分享丰收喜悦。

随着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像延庆区一样,京郊各区都在筹划和举办富有自身特色的丰收节活动。从表征意义上看,活动是表达丰收之喜的载体,也是窥探北京“三农”工作成效的“窗口”。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乡村振兴劲头十足、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农民幸福指数抬升,为农民丰收夯实了基础,丰富了内涵。

“减法”里实现农业丰产,靠政策和科技“双翼齐飞”

阳光大棚里,五颜六色的可食用菊花争奇斗艳,花香四溢,这是北京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秋日里一景。这里不仅种植着10多种食用菊花,还有有机韭菜、番茄、荷兰豆等20余个特菜品种。作为北京市生态标准园区的典型,合作社近年来在实现绿色发展上下足了功夫。

“北京缺水,咱农民也得拧紧水龙头。”合作社理事长王雷说,为响应节水号召,合作社使用了先进的微灌设备,依托这套设备,园区能节省人力、水电成本近2/3,增效30%。

面对消费者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北京市已在12个区打造了65家绿控基地,推进实施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基地,慧田合作社采用全程无公害种植方式,田间授粉由“大自然环境的监督员”——熊蜂代替人工,并利用生物防治害虫的捕食螨、黏虫板和防虫网来解决蔬菜虫害问题,使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进行浇灌。“现在平均每个温室,减少化肥用量40%,同时,化学农药用量也减少了30%。”王雷算了一笔节约账。

如何在做“减法”里实现丰收,这是北京市农业“调转节”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解决这个问题,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双翼齐飞,闯出一条符合“大城市小农业”特点的发展路子。

保护和发展农业是政府职责。近年来,北京市农业部门通过实施菜田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低效果园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等政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农业丰收,关键在科技。自2009年开始,北京启动建设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全链条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了果类蔬菜、叶类蔬菜、食用菌、西甜瓜、粮经作物、生猪、奶牛、食用菌、观赏鱼和鲟鱼鲑鳟鱼共10个创新团队,共设置10个市级研发中心、54个区级综合试验站、175个村级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集结了首都398名农业科技专家。

如今,依托创新团队,北京市已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研究2400余项,示范推广新品种280余个、新技术720余项、新产品33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50亿元。

强村弱村增收不松劲,“量身定制”走上致富

“这些年,我们为带乡亲脱贫致富没少折腾。种苹果、养猪、养牛,办手套厂、搞旅游……可没一个是弄成的。”门头沟区清水镇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桂录说,直到引进了奇异莓,村民们才觉得希望来了。

李家庄村是北京市挂牌的234个低收入村之一。自几年前关停煤矿后,该村超过一半的村民失去了收入来源。为了摆脱贫困,2013年,在市区镇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村“两委”带领村民共同努力,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新西兰奇异莓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园区+农户”的发展模式,从产业的种植、管理、采摘、分拣、储藏、包装到运输、销售,为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创造6项收入。

“这回可算是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了!”村民梁宏义边在果园里干活边算了一笔账。“从前家里5亩承包地,种玉米、黄豆,一年也才弄五六百元,现在流转给企业种奇异莓,一年土地租金就3000元。自己又在企业当护养员,每月到日子领工资,踏实。”现在,梁宏义又盖起了新房。“有产业,有收入,不愁拿不掉贫困村的帽子。”村党支部书记赵桂录信心十足。

李家庄村通过产业帮扶发生的深刻变化,是北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的一个缩影。2017年,通过扶持产业帮扶一批、促进就业帮扶一批、山区搬迁帮扶一批、生态建设帮扶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社会力量帮扶一批的“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北京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98元,增幅快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

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为了让全市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北京市围绕农产品多功能性和乡村多种价值,打造富有“京味”的乡村休闲产业,让越来越多的郊区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民俗旅游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曾指出,生态优势怎么转换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民俗旅游。目前,北京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据统计,全市现有休闲农业园区1216个,民俗旅游接待户8363户,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4337万人次,实现收入44.1亿元。

围绕幸福指数“做文章”,农民丰收有“大内涵”

丰收的内涵,不单单是指农业丰产和农民增收,还应包括其他能满足农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现代农业的先行者,北京多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京郊农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农民丰收赋予了丰富的涵义。

青砖古瓦、山水相映,109栋富有满族特色的农民新居在蓝天白云下煜煜生辉,这是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新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原来的深山区危险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得益于北京实施的山区农民搬迁工程。

从2004年全面启动至今,北京已实施了三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累计完成搬迁4.7万户,11.1万人。2018年,第四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5年内将再完成门头沟、昌平、平谷、怀柔、延庆、密云6个区的1.2万户农民搬迁任务。

北京山区搬迁不是让农民简单地“挪窝”,而是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安居与发展并重,实现“住新房、谋新业、换新颜”的“三级”跳。

对角沟门村把搬迁工程建设与乡村旅游、沟域经济建设相结合,让搬迁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全村已发展81个民俗接待户,依托白桦谷沟域的带动效应,每周接待住宿游客1600多人,接待游客3000多人,仅此一项每户年可实现旅游收入5万元以上,对角沟门全村可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以上。

幸福生活需要“兜底线”托底。如今,北京不断完善城乡基本政策,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就业、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

今年,北京将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安置本市农村劳动力试点岗位,由公交、环卫、地铁向停车管理、物业服务等领域拓展,同时统筹用好用足“岗补”“社补”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各项政策,预计年内将实现新增4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为了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北京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了整合,出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筹资标准由2012年的640元提高到目前的1640元,同时实现了国家提出的“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的六统一要求,农村居民就医时持社保卡就医可实时结算,无需个人再先行垫付医药费,进一步降低农村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美好生活在眼前,且看农民笑开颜。如今,北京乡村振兴已全面启程,祝愿京郊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京郊丰收之喜缘何而来?”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921/5893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