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促进乡村产业升级
临淄区朱台镇汇聚了556家厨具生产企业,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产值高达30亿元;皇城镇1.5万农户,拥有超过1.6万个蔬菜大棚,平均每户一个“绿色加工厂”;齐都镇大批村民涌进城市,成为当地家政服务的主力军;敬仲镇靠种植桂花,赢得了“江北桂花第一镇”的美誉……
对于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在种地,创业打工心有余而力不足,土地的“牵绊”曾束缚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临淄的乡村产业升级正是由“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开始的。
自2008年起,为了完成秸秆禁烧的“硬任务”,临淄区采取财政补贴、统一农机作业的方式,全面推行玉米统一机收还田、统一旋耕、统一深耕、统一再旋耕的“四统一”服务模式,连年实现“不点一把火”的目标,而且改善了土壤质量,粮食种植增产增效,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临淄区顺势而为,全区48万亩耕地逐渐实现了粮食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统一作业,除了晾晒和灌溉,其他所有工作由政府协调各类农机合作社完成。
“满打满算,一年真正在粮食上忙活的时间也就十到二十天,用大把的时间出去打工赚‘外快’。”朱台镇西单村超过2/3的劳动力通过厨具加工、物流运输等渠道告别了“土里刨食”,成为家门口的“上班族”。
2017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99元、工资性收入达15654元,年增加非农收入3亿多元。
农村“五化”开启乡村生态嬗变
驱车驶过临淄区一个个村庄,只见柏油马路笔直宽阔,绿意盎然的植被焕发着勃勃生机,鲜花掩映下的青砖黛瓦,勾勒出乡村特有的宁静和安详,随处可见的精美的文化墙,把大街小巷装扮成一幅最美的乡村风景画。
从前,进村的路是“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家里的厕所是露天茅坑……看着现在村里的美景,十余年来的变化历历在目,朱台镇王营村党支部书记常继锋感慨地说:“修路曾经是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问题,没想到路修好了,还带来了村里全方位的变化。”
从2009年开始,临淄区启动实施了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内容的农村“五化”工程,其中,农村道路硬化是重中之重。几年时间,无论是城郊村还是偏远村,不管经济强村还是薄弱村,公路修到了大街小巷、修到了百姓家门口。
家门口的路修好了,临淄区又把目光转向了农民的庭院,启动实施了“旱厕改造”工程,对全区6万户农村旱厕进行无害化改造,而此后的气代煤工程,让农村从村外到村内、从户外到户内,实现了起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与此同时进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让465个村居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农村环境好了,农民的钱袋子鼓了,日子更要过出幸福感。临淄区实施的“移风易俗”“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全覆盖,让农村文化广场越来越多,群众性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好去处。
推倒“心墙”淬炼基层党组织
“以前群众对村干部普遍缺乏信任,村干部干事也最怕老百姓猜疑,彼此之间就像隔了面‘墙’。”皇城镇党委书记郭亦华告诉记者,推倒这面“心墙”,才能为村干部甩开膀子干事上保险,为各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009年,临淄创新实施了村级事务“五代理”制度,在保持所有权、使用权、决策权、处置权、监督权“五权”不变的前提下,由镇(街道)代理村级资金、账务、资产、档案、公章,特别是对公章和资金使用实行层层签批、定期公开。党委政府“到位不越位、监管不掌管”,让村民自治完成了由“低效无序”向“民主规范”的根本性转变,给了村干部一个清白,还了老百姓一个明白。
在“五代理”基础之上,临淄区在基层党建中大力实施“磁铁工程”,陆续开展了党性体检、党员活动日、党员干部代办、村居党建阵地提升等工程,打造“吸铁石式”基层党组织,把党员与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十年间,临淄区压茬实施了几十项乡村民生工程,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也让村干部威望更高、号召力更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水涨船高。“以前工作没头绪,不知道该干点啥、如何干,还担心村民觉得咱无能。现在好了,摆在面前的全是事儿,可以放开手脚大干特干。”敬仲镇岳家村党支部书记崔新国感慨地说。
“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坚持不做‘盆景’、营造‘森林’,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