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月饼需要购买和南瓜已熟外,在无电、无粉碎机的年代,其余两样足把人忙得团团转。中秋来临之前,老家的人们常唠的话题就是张家泡了多少米,李家打算酿多少酒。
将喷香的粑粑送进嘴里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选出好米浸泡,要想粑粑好吃,糯米和籼米的掺兑比例还要适中。
磨米时,在石磨架子下面用破旧的衣物围成个大圈,垫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灰,再铺一床干净的床单,从屋梁上垂下一根绳子,绑在丁字形的石磨手柄两端,一人添磨,两三人拉磨。添磨的需要眼疾手快,用一把大汤勺不时将带了水的米倒进磨盘的小孔里。拉磨的随着胳臂一伸一缩,身子前仰后合的摆动,石磨便叽叽嘎嘎转动起来,米汁顺着磨盘的缝隙汩汩而出。待米粉的水分被吸干一部分后,倒进大缸中开始搓粉,掐成一小坨一小坨的上笼蒸熟,再整屉整屉的倒在洒了生粉的案板上,一个个包馅捏合成粑粑。馅大都是磨碎的芝麻伴以砂糖,要不就是加糖煮熟的红豆,那种香甜的味道,馋得孩子们趁着大人不注意就偷嘴。
刚做好的粑粑,热乎乎、黏黏甜甜的,直叫人吃得欲罢不能。再吃的时候用文火慢慢烤出来,两面焦黄,带着铁锅的气息,一口咬下去又脆又软,香甜无比。
酿桂花米酒较复杂。在生活相对拮据的那个时代,酒曲一般都舍不得买,全是自家做。8月间,乡下房前屋后都长有很多叫辣蓼草的野蒿,这是做酒曲的原料。摘取白色的嫩叶,洗净晾干,取一两斤大米用温水泡20分钟左右,晒干后倒进擂钵(小石臼)里边舂边过筛,直至成为细粉,再将切碎的辣蓼草掺进去,加入几粒往年剩下的陈酒曲一起舂匀,搓成一颗颗小圆球放进筛子里,盖上干净的毛巾焐热发酵。24小时之后,每个小丸子都长出一层细细的白毛,闻一闻,有香味的就是成功的新酒曲。
酿酒前,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一般是头天下午泡米,第二天上午将糯米蒸熟倒进钵子里,待温度下降到不烫手时,加入少量凉开水搅拌,将米粒松散开,最后按照10斤米1斤曲的比例撒上磨碎的酒曲粉和腌制好的桂花米,在糯米中央挖出一个圆圆的深孔,盖上钵子盖,再用棉被等焐起来。一周以后,打开钵盖,就会看到中央的圆孔里渗出了满满的酒汁,入口绵柔甜香,回味无穷。
别看米酒度数不高,一旦喝多了,醉起来比白酒还要厉害。记得我小时候就因为嘴馋,偷偷多喝了两碗,昏昏沉沉倒在床上睡了一整天。
又是一年中秋到,离开家乡多年的我,儿时的回忆再次被勾起来——那是由桂花米酒和糯米粑粑串起来的,味道香甜醇厚,其中更充满了亲人的嘘寒问暖和温情脉脉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