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民生村实施了弱电管线入地,村容更加整洁美丽。“路边看不到电线杆,望过去清清爽爽,我们住在整洁的环境里,心情也更好了。”村民郁新华说,最近几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民生村的面貌大为改善,环境更为生态宜居,农民的钱袋子也因此鼓了起来。
原本在农村,沿路架设的电线杆较为常见,人们也习以为常。但随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崇明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老百姓对于生态宜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几年,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统一规划建设了生态廊道,拓宽了几条乡村道路,对于环境的改善,老百姓比较满意。”民生村村支书顾春荣说,对于这样的环境,村民也较为珍惜,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宅前屋后还种上了花花草草。不过,整洁宽敞的道路上树立的电线杆,成了老百姓的“眼中钉”:“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过去,这些电线杆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是不是能够想办法入地敷设。”
民生村村干部走访了电信、电力、广电等部门,多次听取指导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案。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第二期工程结合生态廊道提标建设、道路拓宽等工程一并实施。“我们正好趁生态廊道提标建设的机会,将这些线路全部埋到地下,并在周边补种了绿植。”顾春荣说,大家对目前的效果也很满意。
如今,走在民生村宽阔的乡间道路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原先蜘蛛网般的空中线路不见了,路边东倒西歪的水泥杆子没有了,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开的生态廊道。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同时,民生村也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动了许多脑筋。顾春荣说,之前,不少村民以养蟹为主,虽然一年也有不错的收入,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当时,正值区里搞生态廊道建设,我们立即抓住机遇,对村民进行引导教育,对蟹塘进行清退,规划建设了首批生态廊道。”顾春荣说,老百姓积极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没有向村里多要一分钱,“不少人家种了多年的橘树,也在廊道的规划区域内,原本一棵树收购价在300元左右,但他们都没有要钱。”
然而,如何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增加农民的收入?民生村借生态廊道建设的契机,对村里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除水稻家庭农场外,还种植了经济价值较高的红美人柑橘,市场价30元/斤。“目前,我们还在引进几个高档果蔬的品种,今年先进行试种。此外,我们还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绿树繁花,又有鱼虾悠游。”顾春荣说,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个“花园村”,吸引更多人气,打开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