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洒在池塘上,水面泛着金色的光。
在潮白新河、永定新河、蓟运河三河交汇地区,池塘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这里地处滨海新区北塘街宁车沽区域,有东、西、南、北4个行政村,淡水养殖面积达4万余亩。前不久,一场鱼虾养殖技术现场交流会正在这里进行。
撒网、收网、倒入盆中。“嘿!大伙儿看看我这虾,个个肥,全都活蹦乱跳!”刚刚从自家池塘捞上一网虾的宁车沽北村养殖户刘文利告诉记者:“我今年试养的金刚虾特别成功,一个池塘里最少能出300多斤,最重要的是这个品种的价格可比原来养殖的品种高出不少,原来养的南美白对虾才十几块钱一斤,这种金刚虾能卖到80元一斤,个头大一些的甚至能卖到100元一斤,比原来能多挣好几倍。”
说到这些事,刘文利脸上一直挂着笑。但就在一年多前,这片河畔的村落还是另外一番光景。“甭提了,那会儿是一下雨到处都是泥,根本下不去脚,去虾塘投食那就更别想了,只能在家待着。”刘文利说。“没错,那时不光路上是泥,虾塘里的淤泥更多。”当地的养殖大户、泽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为东接过话头,“虾塘淤泥中多年残存的有机物质会产生有害物及病原体,导致水产病害频发,近些年,鱼虾发病率达到70%,这也是北塘最有名的南美白对虾成活率不断降低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北塘街宁车沽地区多年来一直开展南美白对虾、四大家鱼等传统淡水鱼虾养殖。由于养殖品种单一,加之池塘多年未清淤,养殖设施落后、病害频发等原因,效益连年下滑,养殖户大多丧失信心,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宁车沽地区长期存在集体上访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北塘街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一方面对上访村民耐心劝导,另一方面正视问题,直指病灶,将心思用到最基层的地方,干部沉下去,和村民们一起分析原因想办法。
去年,北塘街会同财政和农业部门按照《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虾塘改造项目》文件的要求,对虾塘清淤改造项目给予补贴,进一步加大对当地水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让所有的村民都能够舒心地干事创业,发展家乡的经济。
“当时真是到了不改不行、不修不畅的地步。”北塘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郭同旺说:“我们不但投资修建了13公里长的田间公路,架设了电力设施,使道路和电力通到全部养殖池边,还推动了对老旧池塘的全面清淤改造,对老旧闸涵泵站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并且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支持新品种的引进养殖示范与推广,鼓励养殖品种的增加与更新,连续三年引进罗氏沼虾、澳洲淡水小龙虾和金刚虾等新品种,通过我们与农业技术人员还有养殖户共同努力,北塘水产养殖实现了由原先的80%亏损,到今年80%盈利的大逆转。”
“去年春天的清淤我印象特别深。”张为东回忆道,“最多时能有80多台挖掘机和50多台推土机同时在这作业,挖掘机把黑色的淤泥连同干枯的芦苇一斗斗从虾塘里翻起,堆在四周的堤埝上,过几天推土机再将已经晒干的虾塘底部推平,而且这次清淤每亩给养殖户补贴700元,我们自己再承担300元到400元,这次清淤最起码能保证三年丰产,大家都特别支持。”
清淤改造完成后,池塘水深达到2米,堤埝加宽到3米,不但水质达到养殖标准,运输也更加便利。“这次清淤得到了来自国家的1500万元资金支持。”郭同旺说,此前北塘街养殖户养殖产量不佳,连年亏损,养殖积极性受到了较大影响,一听说国家能够对池塘清淤改造项目给予补贴,养殖户们都觉得是搭上了惠农政策的“顺风车”。
路修了、电通了,专业的养殖技术和政府的管家式服务也送到了虾塘边。
前不久,新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带领相关领域人大代表深入宁车沽走访调研,现场为养殖户协调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天津市水产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也来到养殖户中,指导他们养殖新品种。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天津市水产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虾蟹饲料岗位专家崔青曼经常到宁车沽来指导养殖户。“我们专门为养殖户开发了针对金刚虾和澳洲淡水龙虾的饲料,这种专门的饲料诱食性好,虾吃得多、营养均衡、长得好,消化吸收率高,排出的废物少。”崔青曼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在宁车沽地区开展新型饲料的养殖试点,金刚虾有291亩,澳洲淡水龙虾有30亩,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