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我们都不能忽视支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需要支教的农村,大多是偏远山区,那里的孩子们,教育资源特别匮乏、与外界交流十分不畅。大学生支教,以哥哥姐姐的形象,为他们描绘大山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带来书中接触不到的先进思想理念,并以富有才艺的兴趣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业学习。尤其对留守儿童,更是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温暖。从这个角度讲,短期支教的目的并不是快速提升农村孩子的升学成绩,而在于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在心中画出更加广阔的梦想天空。
大学生利用暑假支教,本身也是一种牺牲。他们大多怀揣爱心和奉献而来,认真地为农村孩子讲好每一堂课。因而,那些以大学生暑假支教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不对口、对升学无助、服务时间短,而给予全盘否定的观点,的确是有些偏激绝对了。应当看到,多数暑假短期支教项目还是发挥了教育农村孩子和教化大学生的良好效果,值得继续支持和推广。
但是,纵有爱心也不能不顾客观实际而一味泛滥;否则,这些爱心最终可能变成孩子们的“烦心”。一方面,暑假也是农村孩子的休息时间,倘若长期占用,则会变成对他们休息权利的隐性剥夺;另一方面,夏季是许多农村家庭的农忙时节,“早当家”的孩子此时也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倘若忽视这一点,则会变成以爱为名,对孩子家庭正常生产生活的绑架。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暑假支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短期的。换言之,作为公益性支教的一种形式,它实际上也是对长期扎根农村支教的一种补充。
当然,我们也应当重视暑假短期支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动机不纯者有之。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下乡支教的初衷,不是为农村教育流汗水,而是为个人履历留亮点;也有个别学校和地方的初心,不是为农村孩子谋福祉,而是为自身形象做点缀、完成任务干虚功。这种虚伪善良的结果,就是“走马观花”上课、“雁过留痕”摆拍,孩子内心难免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机制不健全者多之。一是信息交流不畅。大学生在参加支教前,很少能对支教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哪些学生适合服务哪些学校,这些关键信息,双方往往缺少事前沟通,以致支教服务的“精准”不够。二是选拔培训不严。选拔环节不够严格甚至缺失,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极少数学生甚至将个人的不良价值观传递给了农村孩子;培训设计不科学甚至一带而过,导致个别学生教学方法不当,加重了农村孩子因为贫穷产生的心理负担。三是长效帮扶较少。暑假支教是短期的,可以说初步建立起大学生和孩子们彼此信任的桥梁,但很多大学生支教结束后便不再联系学校和孩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教更佳效果的发挥。
解决这两个问题,离不开政府、学校、公益组织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其一,完善相关规章,并强化执行。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资格审查和优胜劣汰选拔,探索设立志愿服务导师制,强化支教培训,建立支教组织者跟踪评级体系和支教效果评价奖惩机制,让真正心怀爱心的大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参与进来。其二,创新结对方式。建立四方信息交流和长效帮扶机制,提高结对的长期性和规划性,探索接力式短期支教,提升支教的精度和效能。
话又说回来,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支教都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孩子的教育困境。我们最盼望的,还是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能早点实现,让人人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