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心主任陈志强和他的团队来说,丰收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是改革成效。在植物航天育种中心,育种成果权益链条化分配成为了种业权益比例改革的最直观体现。
陈志强告诉记者,通过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后的收益20%给院校两级,其中学校占5%,学院占15%,剩下80%全部分配给科研团队,“但其中必须拿出30%作为科研再投入,特别是用于种业基础研究和技术理论研究。”在他看来,回流到育种科研环节的这笔资金,正是中心以链条模式探索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新思路的集中体现。
从育种技术研究、种质资源(亲本)创建,到新品种选育培育和示范推广,再到与种业、米业市场主体完成全面接榫,构成一个商业化育种的生命周期。突出的链条式特征背后,是高度的协同性要求和明确的专业化分工。然而,传统的科研组织更多呈现出“小而全”的作坊式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课题组围绕一个项目、一个品种,往往要承担整个育种流程的全部工作。”在陈志强看来,这既带来了各自为战的无谓内耗,也产生重复研究的资源浪费,更存在带头人流失导致团队涣散、项目烂尾等潜在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在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机制改革中,华南农业大学彻底打破纵向到底的课题组模式,改为按照科研育种环节分段建立攻关组,形成衔接紧密、分工明晰的科研“生产”链条,前端研究为后端服务,后端产出也能为前端分享,如同一座座专业车间,组成一座现代化的科研“大工厂”。
在植物航天育种中心,科研组织形式的链条化改造投射在成果权益分配环节,便是无论是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无论是开展公益性服务还是商业化性转化,每个环节、不同岗位的科研人员都可以按照科研贡献大小进行成果收益分配。
“专业分工、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与“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机制,碰撞出的,是华南农业大学育种领域科研体系的勃勃生机和产研结合的全新局面。至2016年底,中心共申请专利28项,获授权专利15项,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重量级荣誉。
近年来,植物航天育种中心与相关企业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合作金额达到500万元。“Y两优1173”和“五优1179”两个优质品种均以100万元的“身价”分别被转让给了广西和广东的两家种业公司。“中心还在积极寻求与产业链更下游的米业企业加强合作,让育种科研链与种业产业链更紧衔接、更为粗壮。”陈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