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坦桑尼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有75%的GDP都是从农业来的。”近日,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坦桑尼亚同中国的双边合作中,农业被放在了一个非常突出和优先发展的位置,“在与中国的农业合作中,我们受益良多。”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90%以上,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木薯等,主要出口咖啡、棉花、茶、剑麻、腰果、丁香、烟草。
姆贝尔瓦·凯鲁基认为,坦桑尼亚从中国得到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坦桑尼亚的许多官员都在中国接受过培训,得以学习到中国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二是坦桑尼亚一些部门与中国有着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比如,与位于海南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就有不少合作项目。三是中国在非洲建立了一些农业示范中心,中国通过此举支持非洲国家的农业发展,农民们可以跟着中国专家学到很多先进的农业知识,坦桑尼亚便是受益国之一。“通过这些示范中心,坦桑尼亚的农民学到了很多水稻种植技术”。
“由于和中国的双边农业合作,坦桑尼亚许多农作物产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提高了两倍。”姆贝尔瓦·凯鲁基说,“正是由于从中方学到了许多农业技术,提高了产量,我们农业的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农产品销售到了越南、印度以及中国等国家。也因为产量的提高,许多农民都摆脱了贫穷。”
姆贝尔瓦·凯鲁基谈到,当前,非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几乎所有农产品的产量都很低,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二是种子品质不好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三是农作物时常会面临干旱威胁,受到疾病困扰。“与中国农业的通力合作,以及中国对我们的帮助使我们的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姆贝尔瓦·凯鲁基表示,中非农业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中国同坦桑尼亚的农业合作成效是一致的。过去,许多非洲国家的农业人员都接受过中国包括短期、长期、硕士项目甚至是博士项目等的各种农业培训,他们学成之后回到非洲,为各自国家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当前,非洲许多国家农产品出口量都大大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时,非洲对中国的出口量只有10亿美元,而到2016年达27亿美元,涨幅超过了10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对于非洲摆脱贫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寻求双赢的倡议,为亚洲、中东、非洲乃至更广范围内的国家提供了相互合作以及同中国合作的机遇,非洲很希望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广阔图景中。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未来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姆贝尔瓦·凯鲁基说,“希望中方企业能够走出去,到非洲同当地企业合作,生产出足够多的食物供非洲人消费,并且将这些农产品销往世界。因为全世界60%的未开垦土地在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