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港前放上一挂鞭,这是渔民的习惯,祈求一帆风顺、满仓而归。
20年前,肖石成常做这件事,那时,他是个18岁的少年。
肖石成是广东人,少年到海南做了渔民。常年漂泊在海上,少则半月多则两月,就算上岸也只有一两天。
少年阿成的孤独,在茫茫海上肆意漂流。
做渔民是阿成的安身之本,以鱼为伴是阿成的漂流生活。上岸生活会更好吗?少年阿成没有奢望。就这样一直漂下去,捕鱼卖鱼,以船为家,岸上的纷纷扰扰都与自己无关,也挺好。
2004年,少年阿成漂流的第六年,一次短暂靠岸,他遇见了生命里对的那个人——赵香兰。
偶然的相遇,电光火石间,阿成心里对上岸生活有了强烈的期盼。过去漂泊的那些无欲无求,被这个女孩打破了。
2006年,他们结了婚;2008年,阿成决心结束漂在海上的生活,踏上陆地闯一闯!
三亚市第一农贸市场,是阿成上岸后创业的地方。他花了9000元钱在这里租下一个水产摊位,觉得就凭自己十年里都在跟鱼打交道,对它们最熟悉,卖鱼没问题。
对鱼他是行家,对生意场他可不是。
市场里卖小杂鱼的摊位居多,有的一个上午就能卖出上百斤。阿成照葫芦画瓢,也跟着进了几百斤小杂鱼,结果因为没有客户资源,这生意做得极具随机性,价高了没人要价低了就亏本。水产市场练摊儿半年,阿成只赚了1000块钱。
生意惨淡,妻子赵香兰也帮着出主意。她跟阿成说,鹦嘴鱼在市场很少见,要不试试?
鹦嘴鱼,也被称为鹦哥鱼,因为嘴型酷似鹦鹉而得名,它们全身拥有蓝、绿、红、黑等色彩,而且胆小,居住在黑暗的海底珊瑚群中。长相奇特,味道鲜美。
虽然鹦嘴鱼的价格是小杂鱼的3倍,一斤就要30元钱,一到春节能卖到70元一斤,但市场里卖鹦嘴鱼的摊位极少。阿成想试试又怕卖不出去,就大着胆子进了五六条。
没想到许多顾客被鹦嘴鱼奇特的外形吸引,都想买回去尝尝鲜。这一下打破了阿成的水产摊门庭冷落的僵局,一个月卖了2万元。
阿成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儿,要想在市场里赚钱,就得卖别人没有的鱼。从那以后,大眼睛的将军甲,浑身鲜红的东星斑,脑袋鼓鼓的蓝猪齿鱼,他的摊位上总能看到各种新奇的鱼。
阿成做生意的开关仿佛被点亮,悟出了赚钱的门道:做客户需要的产品,再加上一点特色,被客户依赖。
专挑别人没有的鱼进货,陆陆续续地,阿成摊位上卖的品种多达四五十种,2012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
曾经想要摆个水产摊儿过生活的阿成,变成了要把生意做到全国的老板肖石成。
三亚,海岛度假旅游圣地,2017年进岛游客1800多万人,除了感受椰风海韵,来上一顿鲜美的海鲜大餐,也是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三亚的餐饮行业十分发达,肖石成盯上的就是这块蛋糕,他要把自己的鱼卖进当地的酒店。他要让酒店也依赖他,从他这里进货,但是他要怎么做呢?
酒店最看重的就是鱼的新鲜度和品种丰富,最好能在一个经销商这里就买齐所需要的货。
为此,肖石成和渔船代理商拉近关系,他谈生意爽快,大伙都愿意把鱼卖给肖石成,渔船一靠岸会先给肖石成打电话,不出一个小时,肖石成准能出现在码头,挑选需要的新鲜鱼。
另外,肖石成还有个做法跟当地其他水产经销商不一样,别人都是就近在三亚崖州中心渔港采购,肖石成的采购点扩大到海口文昌渔港、邻水新村渔港等,海南的各个渔港,哪里有鱼他就去哪里采购。
这么做虽然费时费力,却极大地满足了酒店客户的需求。
2015年,肖石成给酒店的供货量达到4万斤,加上摊位零售,销售额达到350万元。他乘胜追击,又想到了一个新招,靠着这个新招,他2017年的销售额翻了一倍,达到了700万元,那是个什么招?
2015年11月,肖石成突然开始四处找大鱼,说鱼越大越好。结果就是找到了一条 三个人都抬不动的龙胆石斑。肖石成带着这么条鱼带着它,出了海南。
在那一年上海举办的亚洲果蔬博览会,肖石成的大鱼一亮相瞬间吸引了许多客户,不少人想买一块尝尝鲜,但肖石成却说这鱼现场不卖,想要买鱼加微信。就这么一个小聪明,肖石成迅速积攒了4500多个来自全国的客户。把鱼卖到全国,这是他想做的事。
为此还花30万购买了微冻技术设备,让肖石成的鱼可以在运输途中保鲜15天,到了消费者手里,从颜色到口感,都不会改变,这成了他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肖石成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了700万元。
当年漂流在海上的18岁少年阿成,现在已经成长为精明的老板肖石成。但他的梦想还不止于此,南海是他赖以生活和收获的地方,他希望建设一座海洋博物馆,为保护海洋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