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坐在方桌旁的朱卫星一直没有插话,而是取叶、搓绳、编辫子、打结,默默加快着编织速度,不一会儿一只提篮就初具雏形。“大家看一下,朱卫星编得好,才刚学几个月,做工这么整齐,成品也最有样法。”受到编织老师表扬后,朱卫星抿嘴一笑。
29岁的朱卫星在这群妇女中是年纪最小的,但家庭负担却最重。患有侏儒症的她干不了重活,丈夫是个哑巴,上有老母亲要照顾,下还要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家庭贫困的朱卫星就被定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为朱卫星一家人没有一技之长,全家人的生活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着落,这让龙井乡政府和南雷村的对接帮扶人一直牵肠挂肚。后经过帮扶人的对接联系,信阳草精灵草编工艺生产车间的负责人主动找到了朱卫星。“不掏一分钱参加培训,每天还领30元补助,能有这好事?”最初,朱卫星还有些顾虑。
当深入了解后,朱卫星便打消了疑虑。“手艺包教包会,培训之后,可以到生产车间上班,按天发工资,还能在家编,按件回收,我一想,中!”朱卫星欣然接收了这份工作,和村里一群姐妹开始了草编职业生涯。如今,农闲时她去车间上班,一天工资60元,农忙时她就在家抽空做,半天功夫就能编出一个8寸大的小篮子,拿到车间后能换13元,算下来,一个月能增加近2000元的收入。
“让困难群众,尤其是农村妇女获得收益、发挥余热,是草编工艺生产车间创办的初衷。”在信阳草精灵草编工艺生产车间负责人张庭莲的带领下,村民们把麦、稻秸秆和玉米叶等农业废料,设计、制作成具有农耕文化内涵的稻草人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目前已经带动36人就近上岗就业,94户贫困户获得扶贫分红。
据了解,随着张庭莲对市场的开发和村民们标准化的编织,草编工艺品备受市场消费者的欢迎,预计今年能实现年销售额700万元以上。同时稻草等秸秆真正实现了华丽逆袭,不仅激发了村民致富的动力,还编织出贫困群众向往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