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西藏亚东:草上掘金水中寻宝 产业兴起促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8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810427
内容摘要:珠峰脚下,雅江之源,雪山连绵遇天际,时在7月仍高寒。海拔4360米的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场之一。当地农牧民草上
 珠峰脚下,雅江之源,雪山连绵遇天际,时在7月仍高寒。海拔4360米的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场之一。当地农牧民草上掘金、水中寻宝,积极发展鲑鱼、牦牛、藏鸡等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今年49岁的达瓦过去靠养牛和打零工为生,年收入约1万元。今年初,他用家里的6头牦牛做股本,入股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头牦牛作价5000元,每头每年可获分红650元,2019年之后每头牛每3年分红增加200元,直至20年合同期满,还能如数领回牦牛。

“今年5月份我来到公司打工,负责给大约60头牦牛喂饲料,公司免费提供吃住,每月还可以领到工资3000元,预计年收入将超过4万元。”达瓦说,除牦牛外,公司还接受草场入股,用来放牛、种植饲草等。达瓦的草场入股后,在原来每亩1.5元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还能获得每亩0.5元的公司补贴。

和达瓦一样,有150余名农牧民在帕里牦牛产业公司各个牧场打工增收。“我们是国有独资企业,公司通过农牧民牲畜作价投资形式带动边境全县648户农牧民增收,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167人,年收益超过5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巴桑旺堆说。

亚东县有“喜马拉雅小九寨”的美誉,但经济发展滞后,是去年底西藏脱贫摘帽的五个县区之一。亚东县物产丰富,除了牦牛、木耳、藏鸡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亚东鲑鱼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环山苍翠,云雾缭绕,山泉水穿过鱼池又奔流而下。在春丕亚东鲑鱼繁育基地,不少村民正在忙碌着。“一条小小的稚鱼市场价达20元,商品鱼每斤市场价更是达200元左右,在这里打工的村民月收入不少于3000元。”基地负责人拉巴罗布介绍,亚东鲑鱼长有花色斑点,当地人称作“花点鱼”,有“后藏江南的水中瑰宝”美誉。

基地从上海海洋大学邀请多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26岁的罗衡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目前在春丕亚东鲑鱼繁育基地从事技术工作。“亚东鲑鱼是本地特有鱼种,在野外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我们采购的优质饲料达万元每吨。我们主要用山间活水饲养鲑鱼,但它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平游期的亚东鲑鱼存活率仍只有30%左右。”他说。

拉巴罗布介绍说,2015年,亚东县利用财政边境转移支付资金成立了春丕亚东鲑鱼繁育基地和3个养殖基地,以农业合作社形式运营,带动近500户村民参与。

1992年,亚东鲑鱼被列为西藏二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人们食用的亚东鲑鱼是人工繁育和养殖的。“农户入股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所需资金不多,有的只需500元。繁育基地会把进入稳定生长期的鱼苗分发给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由于鲑鱼生长期为两三年,在合作社成立的最初两年内,饲料等物资由当地政府免费提供。”拉巴罗布说。

“我过去和爱人一起以打零工为生,4个月前来到基地工作,每月收入达到4500元。”45岁的下亚东乡人普冲在亚东鲑鱼养殖基地捞起了一条近5斤的鲑鱼,他说,第一批繁育的鲑鱼即将上市,最近他们十分忙碌。

丰收的喜悦写在农户的脸上。“但我还是有遗憾,目前亚东鲑鱼最远才运到拉萨。等今年亚东县建成立体产业园区,对鲑鱼进行‘立体式’开发,我们不仅要加工鲑鱼罐头,还要利用冷链技术将新鲜鲑鱼运到内地,甚至走出国门,让更多人尝鲜。”拉巴罗布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西藏亚东:草上掘金水中寻宝 产业兴起促脱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728/577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