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糊涂”女人成了精明“蛙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834
内容摘要:图为石蛙。近年来,重庆市秀山县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种植养殖为重点,扶持一批农村能人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图为石蛙。

近年来,重庆市秀山县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种植养殖为重点,扶持一批农村能人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杨娅飞是秀山县的致富明星。1975年出生的她爱漂亮,爱思考,敢闯敢拼。1997年,她和丈夫一起用仅有的600元开了一家便民超市,十几年的苦心经营让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时,人们都知道这个女人有两个出名的特点:一是爱美,另一个就是糊涂。别人到超市买东西她总是算错账,客人买个几元钱的东西,付钱时给她十元,可她却当成一百元反找给人家九十多块钱,让家里人哭笑不得。可这个女人偏偏能折腾,发现一个商机就敢押上自己的全部。

2009年,杨娅飞去厦门的舅舅家探亲,她发现厦门石蛙卖得很火,四只石蛙要价380元。餐厅老板告诉她,石蛙在厦门简直供不应求,冬天想吃都没有,有时候收购价最高能达到140元1斤。本就想发展第二项产业的杨娅飞,迅速锁定项目开始实地考察。

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想要像别人那样搞养殖致富,起初家里人对她并不支持。但杨娅飞却从没动摇。

2010年末,她申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投资30多万建起了蛙场,并花了4万元买回200对种蛙。

养蛙刚刚上手没多久,一场危机就降临了。石蛙的食物黄粉虫无故大批死亡,偏偏这时养殖黄粉虫的专业员工离她而去,这让杨娅飞备受打击。食物得不到及时供应,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石蛙饿死。那段时间,杨娅飞白天带着员工到山上挖蚯蚓,晚上给石蛙捉虫子,可还是远远不够。杨娅飞不敢懈怠,她自己上网日夜学习黄粉虫的养殖技术,终于保住了石蛙。

2012年的一天,杨娅飞在给变态蛙分池的时候粗略一算,一年前的200对种蛙现在竟然发展到9万只石蛙,价值几十万元。兴奋之余的她决定拿超市剩余的30多万,再借70万全部用于扩建蛙场,将蛙场的实际规模由原来的10亩扩大到15亩。

然而她再次遭遇逆境,2013年夏季,蛙池里的石蛙成片死亡,每天的损失达十几万元,杨娅飞和丈夫商量把自己家里的住房卖掉,以填补自己负下的债务。即便如此,杨娅飞也从未想过要放弃,仍然执着地寻找石蛙死亡的原因。原来,石蛙最怕高温,当时室外温度高达40度,而养殖场的石棉瓦顶棚无法抵御高温,她毅然决定再借钱建一个新蛙池,增强隔热性能、降低养殖密度。

如此经过三年的艰辛探索,杨娅飞的第一批石蛙终于可以上市销售。因为养殖规模大、质量高,她在重庆水产行业一下子就成了优质客户。不仅在水产行业小有名气,餐饮也发展了起来。因为丈夫吴远鸿的好厨艺,杨娅飞在蛙池旁建起了农家乐和鱼塘,许多人看到网络上的推荐,慕名从秀山县城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品尝石蛙。

2015年初,为了夯实石蛙养殖的基础,杨娅飞成立石蛙养殖合作社。重庆市农委将杨娅飞的蛙场建立为石蛙养殖示范基地,吸引各区县养殖户到杨娅飞的蛙场参观学习,购买种蛙。杨娅飞多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

致富之余不忘本,杨娅飞开始领着本村及周边农民一起搞养殖,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2015年,秀山县妇联邀请她做了兼职副主席,帮助家乡的贫困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就成了她最关心的事情。2016年,杨娅飞带领蛙妹山庄的职工一起加入了秀山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者协会,积极参加协会活动,做起了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为留守(困境)儿童出钱出力。“出钱出力只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只有让他们自己自力更生,用劳动获取报酬,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杨娅飞说。

王秀伍老人家境贫困,体弱多病,无法干重活。杨娅飞心想,自家的蛙场每天需要约100斤蔬菜养黄粉虫,而种菜对老人来说并不困难。于是,杨娅飞和王秀伍签订了蔬菜订购合同。因为担心老人体力不好,杨娅飞安排工人每天到王秀伍家收购农家乐和黄粉虫要用的蔬菜,帮忙搬运。王秀伍也因此有了700元的月收入,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石蛙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杨娅飞还邀请周边村民到蛙场创业,为他们提供场地和技术,养殖成功后再由合作社统一回收。仅2016年上半年,她就带动了3家养殖户加入到石蛙行业中来,杨娅飞也成为了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据介绍,目前杨娅飞创办的鸿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商品蛙5000公斤,幼蛙40万只,年产值300余万元。目前已有54户建卡贫困户以保底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入股该企业。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糊涂”女人成了精明“蛙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726/577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