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先富带后富芦笋卖得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3645
内容摘要:一棵芦笋很小,不过20厘米长、50克重;但它的贡献很大,帮助辛勤劳作的农民脱贫致富。河南封丘县黄德镇王陈庄村通过芦笋产业致富,
 一棵芦笋很小,不过20厘米长、50克重;但它的贡献很大,帮助辛勤劳作的农民脱贫致富河南封丘县黄德镇王陈庄村通过芦笋产业致富,又带动周边贫困村贾庄的发展,108名贫困户马上就因这小小的芦笋脱贫了。

“别的咱不懂,要论芦笋,咱可有发言权。”说这话的,是王陈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利,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育源合作社理事长。站在田间,当着慕名而来的一拨人,王文利谈起芦笋来滔滔不绝:“咱都是土里生、土里长的泥腿子,干啥讲啥。2015年,俺从新闻上看到,芦笋这东西营养高、价格高、不愁卖,就从北京农科院引来种子。没日没夜栽种、育苗,终于成功了。之后俺想多流转些土地,老婆一听100亩地,坚决不让干,咱老百姓赚得起赔不起。但俺心里有把握,找街坊一商量,对头,开干!”

说到这儿,大老远跑来的该县旧黄陵村村民罗加兰急忙插话:王书记,你说说一亩地能收多少?王文利嘿嘿一笑,蹲下身子,伸出黑黝黝的手拔了一棵芦笋。“不瞒你说,一年除了冬天,其他时间一天能割三四十斤,连续能割20天,累计割5个月。”老王有些得意。

“好卖不好卖?”问者很急。

“你说哩,要是不好卖,俺不会搞这么大规模。”老王越说越起劲,“这都是订单生意,就是城市人说的电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认字不多,但很有钻劲儿。合作社成立后,老王偷买了一台电脑,这事还被家人再三追问“种地跟电脑有啥关系”。

老王不吭声,一屁股坐在电脑前,开始学打字,干农活几十年的粗糙手,从单个按键地杵,到如今敲起键盘噼哩啪啦。信息刚发布,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有北京的、山东的,全都是外地号码,老王接得发烫。

没几天,冷藏车直接开到地头,一装就10吨。芦笋运到山东、江苏等地,经过深加工,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家。

去年1斤芦笋卖6元,今年稳定在6.2元,一亩地收入6000多元。这时,周边贾庄村的农民也动心了,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或以土地或以技术或以劳力入股。目前,合作社已有51名社员,流转土地1000多亩。

“你们要种,我免费提供技术,但记住一点,质量一定得过关,这是吃的东西,咱不能坏良心。”老王对罗加兰等人说,“坚决不能用除草剂,全部人工拔草,还得用生物菌、有机肥作底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先富带后富芦笋卖得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721/576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