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召开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对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动员部署。阳山县委书记余国平强调,要全面动员部署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奋力书写新时代阳山“三农”工作新篇章。他同时寄语镇(乡)、村两级书记,在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做一名有情怀有抱负的书记,推动乡村振兴展现新作为。县长廖敬华主持会议。
会议分别对《阳山县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阳山县“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阳山县55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阳山县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财政资补资金使用监管办法(暂行)》作了说明。
会议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领会好、领会透,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会议提出,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要在阳山提出“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1年初见成效、2年基本建成、3年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力争“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8年实现根本改变”。
会议认为,要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让乡村振兴战略在阳山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会议表示,阳山作为省级贫困县、传统农业大县,经济欠发达,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明显、十分突出。因此,补足短板是非常必要的,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极其必要的。同时,阳山要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三农”发展,加快补齐“三农”短板,保护好生态,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奋力书写新时代阳山“三农”工作新篇章。
阳山有很多优质的山水资源、人文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特别是韩愈文化对培养树立文化自信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近年来,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阳山在“三农”工作方面打下了扎实基础,比如在农综改工作中创造出不少鲜活经验,并在省市推广。会议指出,对阳山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和条件,也有优势和潜力,完全可以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集中发力重点突破。
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全域绿色产业开发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地头田间抓好改品种、优品质,改业态、促融合,主体培育引入和土地整治整合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会议表示,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加快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田园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取成为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和先导区。并力争到2020年,全县打造2个以上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00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大农旅结合基地(农业公园)、10条以上休闲农业与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抓好生态环境整治,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美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会议提出,要认真抓好《阳山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落实,全面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让阳山蓝、阳山绿成为阳山的“底色”和“发展王牌”。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将培育特色小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同部署、齐推进,打造乡村振兴新支点、新载体。
扎实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全域文明建设为抓手,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守法、知礼、亲善”的阳山新风尚。要深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会议提出,要聚焦重点、集中发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升级,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计划用3年时间,将县域内剩下的1100多公里农村路基路面进行全面拓宽改造,加快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并抓紧实施自然村“三个一”工程等,振兴农村基础设施。
会议还强调,要认真抓好《阳山县民生指标体系》及其实施方案的落实,加快补齐农村社会事业短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平安村(自然村)”创建和“小山村撑起大网格”品牌创建,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攻坚仗,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
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对“三农”工作的“五个保障”,即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强化投入保障、强化人才保障、强化作风保障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会议指出,目前阳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在投入保障方面,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按照“源头整合、中间优化、末端放大”的基本思路,完善“一池一库六类别”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统筹用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项目,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
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认真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乡村专业人才培育工程、科技下乡工程、新乡贤返乡工程落实,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上山下乡”。
坚持“政府真主导、真奖励、不包办代替,农民真主体、真投入、不缺席旁观”。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在作风保障方面,要严格按照“项目年”“落实年”“成效年”的工作要求,聚焦项目、狠抓落实、干出成效,坚持用实效来说话,用结果来说话,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广大领导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倡导“四个气”(要有不畏难的气质,要有挑重任的气魄,要有担责任的气量,要有敢于善于批评的气概),真抓实干,真督实查,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干到实处、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