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下足绣花功提振精气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5795
内容摘要:图为今年正月上旬山庄村红白理事会组织村民讨论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场。贾河乡,地处甘肃省静宁县最南端,西与定西市通渭县接壤,南
 

 

图为今年正月上旬山庄村红白理事会组织村民讨论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场。

贾河乡,地处甘肃省静宁县最南端,西与定西市通渭县接壤,南与天水市秦安县毗邻,距离县城中心达77公里之遥,是静宁县最小、最偏远的纯山区乡镇,也是静宁县朝南的形象窗口。虽然贾河乡总面积只有62平方公里,但其中3.5万亩总耕地中有果园面积2.6万亩,人均果品收入达4500元。

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加快,贾河乡开始在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等软环境方面倾注更多精力,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注重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传承。

深明大义合力建馆见贤思齐汇聚民心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

大多数走进“贾河乡家风家训馆”的人,站在“我的家风家训”展示栏前,总会不由自主地轻声念起墙上这句话。

“传承好家风,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贾河乡对优秀家风文化及身边优秀家庭的挖掘,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和载体。”静宁县委宣传部部长吕锦鸿参观新馆后,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好家风应世代相传”的讲话精神,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谋划,贾河乡建成了全县首家家风家训馆。目标在于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增强群众的家园归属感,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发展环境。

家风家训馆的项目建设得到该村群众大力支持。村委会主任侯明生告诉记者,占地8亩多的家风馆所在地原是一片废墟,获悉乡、村两级班子决定在山庄村建馆后,废墟的权属户主任康宁、任康乐、任军昌、任时卯等30多户群众纷纷表示,愿意将土地无偿捐献给村集体用。

听惯了、见多了那些在征地过程中为了多争取补偿费而和政府长期对峙的“钉子户”,贾河乡的干部被山庄人的深明大义感动。乡干部张显东说:“土地是大家的命根子,虽然山区没有城镇的地皮市价高,但价高价低总要谈个‘价’字,断然没有白白相送的道理啊!”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还在家风家训馆周围配套建设了村级事务活动中心、文化娱乐活动室、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基础设施。

家风家训馆的建成,吸引了不少周边村社群众前来观看。剪岔村村民王福泉参观家风馆里后,被榜上的任代子老人深深感动,他由衷地夸赞起任老先生:“很早就听过任代子祖上的大名,他父亲是我们贾河一带有名的泥瓦匠,为远近好多地方盖过庙宇,雕檐刻壁的手艺和他的威望一样高。”

侯明生进行了补充介绍,任代子为人公道正派,说一不二,是山庄村红白事理事会的理事长。平时村民之间有个矛盾纠葛,只要老先生出马,没有不服的。多年来,他关心村里各项公益事业、排查危险源头以及调解邻里纠纷,成为全村的贴心人、党和政府的贤内助、弱势群体的领头雁,为村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一致好评。而他的两子一女均在县城经商,是大家眼里诚实守信的生意人。

家风家训馆里除了全乡德高望重、治家有方的老人上榜外,还有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等好人好事光荣登榜。具体的榜样能发挥直接的影响力,榜上的人物成为村民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人们只要走进馆内,身心总是能够得到陶冶。

核心价值观全面开花乡村善治积淀正能量

进入贾河境内,站在山梁高处,向下俯瞰那些弯弯绕绕的山路两侧的崖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彩绘比比皆是,它们成为沿路的美丽风景线,为沉寂多年的山村平添了不少活力。

近年来,贾河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突出农民增收、精准扶贫这一主线,全力推进“一川两带三线四点五提升”建设,在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同时,贾河乡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作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采取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的手段,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进行全面宣传。

在侯明生看来,山庄村的人思想比较保守,民风淳朴。爱唱戏,喜欢对戏文里的历史掌故评头论足;口才好,以前出过好多专门帮人打官司的“讼师”;爱舞文弄墨,许多书法作品曾闻名乡野,即使到了今天,那些整天在果园里劳作的农民,干完活回到家,打一脸盆水洗上一把,便开始用方才捉铁铣的手握起了“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起来。这就是山庄人的可贵传统,也是平凡山庄的不凡之处!

由此,贾河乡党委书记李小宁认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涵盖的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目前咱们村的发展现状来说,首要的工作就是夯实德治之基,进而促成乡村善治。”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王沟村党支部书记王绵绵紧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琢磨了好长时间。结合王沟村发展实际,他将重点放在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上,与乡干部进行了多次讨论。

后来,在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努力下,王沟村认真制定了以“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村风民俗、环境卫生、土地管理、公益事业、邻里关系、家庭关系、违约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以推进全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党员示范引领为乡治添柴加火

王沟村是贾河乡的明星村,栽植的红富士苹果品质非常好,各地客商争相抢购,采购价一般每斤6元左右。村里果园户均栽植10亩左右,群众收入自然不差。近年来,全乡大力推动危房改造、荒山造林、通村路硬化等项目工程建设,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普遍得到改善。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王绵绵却有一种隐忧。他说:“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富起来的农村人,最怕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为了杜绝此类负面问题,乡、村两级班子未雨绸缪,在实施一系列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能动作用和党员带头人的模范作用,配套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引导村民争做阳光新型农民。

“总书记讲得真好,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村发展的各方面,转化成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那么我们的乡村治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王绵绵的这些认识,驻村干部常河非常认可,“一个知荣辱、讲正气的民族是不会没落的!一个具有集体荣誉感、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是不会堕落的!”

为了把党员带头人的作用发挥到各个角落,王沟村将传统宗族作用的发挥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在全村开展了党员“五联共建、十户联创”活动。该活动按照“宗族关系、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遴选一些农村优秀党员为党员中心户,每人联系10户左右群众,为本宗族制定家风家训,开展“致富产业联建、生产生活联帮、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社会事务联管”的“1+10+5”结对帮扶;建立“五联”机制,推进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自从“一强三创”开展以来,全村党员的党性意识比以往增强了很多,党员参加会议和集体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村现在有入党积极分子4名,其中有开挖掘机的、做生意的,还有果园大户,这种积极主动申请入党的现象在过去还真不多见!”王绵绵告诉记者,28岁的入党积极分子、致富带头人王江鹏,已经连续三年递交了3次入党申请书。

记者专门找到了王江鹏,他向记者真诚地吐露了想入党的原因,“现在家庭经济好了,我想为群众办点事。但我想,只有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才能为大家办更多的事,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江鹏现在忙着在村上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不但要把乡亲们的苹果通过网络卖出去,而且要卖出好价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下足绣花功提振精气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707/5751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