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土地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气候适宜大豆生长。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在尊重农民种植意愿基础上,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针对集中连片流转地块开展以大豆、玉米为主的轮作模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减玉米、增大豆”,进行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优化。
“我们公司今年在阿荣旗集中流转了4.1万亩土地,其中一半以上用来种植大豆。”呼伦贝尔丰华农场有限公司经理崔福指着一片土地告诉记者,“去年开始我们实行耕地轮作,一年种大豆,一年种玉米、高粱等,在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时,产量不减、品质提升。”
“实行耕地轮作,对于减轻病虫害、均衡养分利用、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起到积极作用。”阿荣旗农牧业局副局长邓延东说,目前该市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总实施面积达215万亩。
呼伦贝尔还通过推广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实施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推行大豆大垄高台密植技术、精细整地、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等一批先进适用、绿色生态的生产技术,提升大豆产量。
在扎兰屯市大河湾农场,一道道刚刚翻整过的田垄均匀笔直,格外宽阔。“我们通过配套标准化的现代机械,实行大垄高台密植技术,田垄宽度由过去的65厘米提升到1.1米,垄沟与垄台提高20厘米,不仅播种效率提高了两倍,还能提高地温、通风通光、蓄水保墒。”海拉尔农垦集团大河湾农场统种管理局主任冯康介绍,“每垄种植的大豆也由过去的1行变成了3行,一亩地能多种6000株,大豆产量由过去的每亩200斤左右,提高到每亩330斤。”
“国家政策好,我们种田有奔头。”扎兰屯市成吉思汗牧场六中队村民朱远斌笑道,“农牧局的老师常来给我们讲课、测土配方,现在每亩地能增收400元左右,一年下来多挣6万块。”
农情调查显示,2018年呼伦贝尔大豆种植意向达近1120万亩,较上年增加210万亩以上。
大豆有了,怎么解决销售问题?目前呼伦贝尔市各地已探索协调开展订单种植,与市场有效衔接。如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兴安岭垦区不断加大与各大食品加工企业合作,今年计划为海天集团提供大豆5万吨,目前已签订1.5万吨的供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