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浙江建德莓农耕耘一辈子 追求好品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4  来源:今日建德  浏览次数:83805
内容摘要:从家电维修工到草莓种植大户,浙江建德杨村桥梓源村的莓农赵建明,与草莓打了31年的交道。30多年过去了,他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
 

 

从家电维修工到草莓种植大户,浙江建德杨村桥梓源村的莓农赵建明,与草莓打了31年的交道。30多年过去了,他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草莓品质也越来越高,还创建了建德市红姬草莓专业合作社。他说:“我这辈子的事情,就是把草莓种好。”

赵建明26岁的时候是个家电维修工,而他的堂叔已经开始种草莓,一担草莓挑到杭州去卖,能卖一千多元,当时打工一天才几元钱,这丰厚的利润让赵建明羡慕得不得了。于是,他决定跟着堂叔种草莓。

起初,赵建明没什么经验,经常跑到堂叔的田里去学习。正是前辈的指点和自己的勤恳,赵建明两亩三分地的草莓迎来了丰收,当年收入超万元。这更加给了他种草莓的信心。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受品种的影响,建德草莓迎来了低谷期。当时建德培育的草莓品种主要是“丰香”,经过近20年的种植,品种退化,虫害特别多,质量不高,产量也不高。后来,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引进了新品质“红颜”。赵建明回忆说,“红颜”苗很难培育,一度让他产生放弃的念头,但凭着一股“要把草莓种好”的信念,加上不断的努力钻研,他慢慢地攻克了技术难关,“红颜”终在建德土地上生根结果,并且一直“红”到现在。

那几年的低潮,让赵建明认识到,种草莓光靠劳动力不行,还得有技术。为更好地掌握草莓种植技术,他开始联系农科院、农业局等科研平台,学习育苗、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赵建明掌握了草莓育苗、移植、剥叶、疏花、疏果、防病、温控、湿控等技术,俨然成为草莓种植行业的带头人,在建德、浙江乃至全国的草莓种植行业都颇有影响力。

如今,赵建明种植了近30个品种的草莓,面积达300多亩,草莓苗80亩,他种出的草莓获中国草莓大会擂台赛金奖,他个人也被浙江省农业厅厅长称作“可以评草莓教授”的产业技术带动人。但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说农业技术是学无止境的。

上一轮“丰香”的品种灾难让整个行业陷入低谷,如今又是十多年过去,建德草莓主要品种“红颜”也渐渐出现问题。他担心历史再次轮回,必须提高防范,于是,他投入4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草莓育苗大棚,开始培育新型的基质苗,减少草莓苗的问题。

在赵建明看来,种植草莓不能只看效益,还得重视食品安全,把草莓种得更安全、更放心是他永远的追求。他说,站在草莓棚里,看着草莓从小苗到结出鲜红的果实,就感到无比快乐。等到了七八十岁,也还要弄个三五亩地种草莓。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浙江建德莓农耕耘一辈子 追求好品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704/5747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