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多岁的王先利返乡创业种“苹果桃”已有5年。“我之所以选择种植‘苹果桃’,是看到这个晚熟品种在本地种植较少。”王先利说,五年前他在贵州打工时,被当地一个果农所种植的桃子所吸引。说是桃子,但看上去却像苹果一样。这种桃不仅新鲜可口、香甜多汁,采收期还比泸州本地桃子推迟近两个月,每年7月末或8月初才上市,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尤其令他动心的是,苹果桃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亩收入高达3万元。
2013年,王先利返回家乡,承包了已近荒芜的300多亩集体农场。经过整理后,引种了近2万株两年树龄的苹果桃树苗。为了更好地管护树苗,除草、浇水、施肥、治虫、修枝……王先利吃住都在山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王先利的300多亩苹果桃有近100亩开始挂果,采收了1万多斤。由于果园所在的来龙村平均海拔超过600米,种出的苹果桃外观鲜艳、肉质致密、味甜可口、果肉脆爽,加之量小且填补市场空白,很受消费者青睐,不少市民上山采摘,售价达到每公斤20元。
随着苹果桃挂果树的增多,今年产量预计将超过10万斤。产量上来了,销售问题不能大意。从5月开始,王先利就在微信朋友圈中图文并茂地展示苹果桃的生长过程,引来了不少好友的转发和关注,这其中就包括邹斌。白节镇大韵供销社通过纳溪区供销系统的“赶场天”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业务,让广大社员的农特产品实现从产地直接到消费终端。
为了让王先利的苹果桃今年依旧卖上好价钱,邹斌先后三次来到桃园,最终将苹果桃搬上了“赶场天”。“苹果桃‘触网’,不仅省时省力,能卖上好价钱,更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后的效益肯定会更好。”王先利欣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