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青海牦牛产业振兴蓄势发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4130
内容摘要:青海牦牛产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存在的短板又该如何补齐?近日,在青海牦牛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牦牛育种、产品加工、品牌营销
 青海牦牛产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存在的短板又该如何补齐?近日,在青海牦牛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牦牛育种、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等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为青海牦牛产业振兴发展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原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陆仲麟介绍说,青海在牦牛营养学研究、高寒草原学研究、畜牧系统学研究、牦牛传染病侵袭病学研究等领域都走在全国同行的前沿,专业技术人员不但数量多而且都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在推动牦牛产业发展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当地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也应创造条件让“外脑”来青海从事牦牛事业的发展。

陆仲麟还表示,建立独立的牦牛肉、奶的评价体系是青海省畜牧科技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如果一直以专用肉牛的标准要求规范牦牛,那么牦牛肉永远无法跻身于全国牛肉分级行列。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牦牛的主产区,被称为“世界牦牛之都”。2017年底,青海牦牛存栏总量480.97万头,居全国之首,占全世界牦牛存栏量的32%。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青海牦牛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从事牦牛养殖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达到1000多家,牦牛肉、奶、毛绒的加工企业达到500多家,产品种类200余种。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坦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牦牛产业的振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虽然青海的牦牛产业已经具备了强有力的发展基础,但是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品牌还不够强等问题依然是牦牛产业发展的短板,只有补齐短板,牦牛产业才能行稳致远。”

针对牦牛肉产品加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室主任孙宝忠表示,要充分利用公众认知,大力推进牦牛肉商品化发展,发挥牦牛肉安全营养特色,开发青少年儿童牦牛肉食品,创新发展出口类型牦牛肉产品;探索发展养生牦牛产业模式与产品发展,赋予基地新功能。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负责人李明利说:“一个产业发展需要有王牌产品才能立足,发展牦牛产业应有品牌思维,且安全是底线、健康是核心、方便是趋势。”他建议,“青海要推进牦牛产品品牌营销,必须要拓宽思路,从地方特产到一道美食;重软实力,多花钱打品牌,进入消费生活;主动出击,打破区域局限,布局全国。”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青海牦牛产业振兴蓄势发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702/5743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