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村杨梅采摘现场。
有一个地方,将被打造成欧式风情集镇,1个集镇加3个中心村加52个聚居点,能把全镇80%的人口聚居其中;
有一个地方,有户均1亩的小庭院和海洋般的花果产业园,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年均游客量80万人次;
有一个地方,党组织坚强有力,集体经济活跃兴旺,家风家训人人传唱,民风、村风、乡风文明淳正、蓬勃向上;
这里迈步前进的振兴之路清晰明了:一个总体战略,建设花果红光;三个规划布局,全域产业、全域旅游、全域小康;四个奋斗目标,脱贫奔康示范区、绿色产业带动区、乡村旅游精品区、基层党建活力区……这个多彩的地方,就是四川省南江县红光镇。
花果红光,绘就产业绿底色
马栋材是红光镇房岭村的贫困户,儿子有病,儿媳在附近的长赤镇打工,顺便照顾丈夫和孩子。因此平常只有老马和老伴儿在家,家里的承包地他种不完,荒了好几亩。
去年,四川蜜李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到村里,房岭村流转给公司的脆蜜李基地900余亩。公司在全村布局脆蜜李产业时,还给每家每户房前屋后规划了小庭院,各家小庭院种植共约200余亩。
据介绍,该脆蜜李是四川农业大学与高县水果种植合作社共同研发出来的新品种,其果色匀净,果型均衡,口感脆甜且单产高,2年即投产,丰产期亩产可达6750斤左右。因此,马栋材把家里的地都流转了出去,自己每个月在公司务工,半年时间挣了9000多元,加上每月兑现的土地流转费,共有2万多元的收入。
房岭村是红光镇发展花果产业的一个缩影。去年10月,巴中市将一项2.6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指定给了南江县,在红光等乡镇大面积种植脆蜜李,仅红光镇就计划种植2万亩,目前已完成8000亩,遍及12个村。
红光镇共有3.2万亩耕地,除了保障8000亩优质粮油不动摇外,该镇将其余耕地和荒坡全部发展水果,7月份还将开工建设万头种猪养殖基地,实行全镇种养殖业循环发展。
以脆蜜李主打,各村均有其他搭配水果,如黑池村的杨梅、柏山村的葡萄、玉堂村的柑橘、海棠村的海棠及樱桃……“出于对全域旅游的考虑,我们在实施全域产业时,设置了一年四季都能让人看到花和果,不出两年,花果红光便能实现。”红光镇党委书记李宝说。
据李宝透露,一个投资数亿元的“花海红光·幸福小镇”的乡村旅游项目即将启动,围绕红光镇场镇将种植3000亩花卉博览园,整个场镇也将整体进行欧式风格打造。
红光镇处在国家4A级景区“醉美玉湖·七彩长滩”核心区,各村做起乡村旅游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几个规划成熟的乡村旅游精品区已露苗头:利用玉白村发展的500亩生态有机鱼养殖基地打造有机渔业旅游综合体;利用柏山村玉堂山景区打造祈福文化旅游综合体;利用黑池村四季采摘园打造田园旅游综合体……
全镇以节促旅的思路也很明晰:玉白村每年的抢鱼节吸引上万游客参与;玉堂村玉湖龙舟赛及庖汤节也定是万人空巷;还有黑池村的杨梅采摘节、柏山村的葡萄采摘节,游客不仅可以大快朵颐,还能满载而归;还有明镇寺的祈福节、全镇各村的李子品鉴会……
“全镇每年七个节庆,足以把乡村旅游造热。”李宝信心十足地说,每年游客可以稳定在8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可达上亿元。
新村建设,生态宜居能致富
柏山村杜尊甫在原来的破瓦房住了36年。2016年底,拆除旧房后他领到了现在150平方米两层楼房的钥匙,只交了5万元差价。之后,老杜又花了4万多元装修,终于在2017年春节住上了新房。
“现在当然好多了,35户人家住在一起,水泥路直通到每家每户。”老杜说。此外,杜尊甫家的土地也全流转给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了,房前屋后还有两亩小庭院,种了60多株李子树,到时候每年至少能收入2万多元,他还能在产业园务工,每月可以挣1000多元。
红光镇将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充分统筹整合,从2016年起大力推动新村建设,预计到2019年全部消除所有土坯房。在新村规划建设时,红光镇充分考虑到产村相融、村景相融,让新村位于产业园中,并处于田园景区内。
根据规划,全镇共需建设一个中心场镇、3个中心村和52个聚居点,中心场镇人口将达1万人,中心村及聚居点将聚居人口1500多户,8000人左右。目前已经建成31个聚居点,聚居人口达5000余人,聚居率达70%,全部建成后将超过80%。
为了让村民搬迁入新村聚居,那就不能让老百姓搬迁负债过多,县上出台了“五七九”和“六八十”的旧房拆除复耕补贴政策,就是针对3人以下,4人、5人以上的家庭,选择搬迁入新村聚居点或城镇购房,分别给予5万元、7万元、9万元或6万元、8万元、10万元的补贴。杜尊甫家4口人,交房时直接抵扣了补贴7万元。
除了让他们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富得起”,因此要离产业近,让搬进新居后的村民能就地从产业中获利,四川蜜李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每个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流转土地时,双方协议约定,“蜜李天下”经营的土地上每产1斤李子将反哺给土地原承包者0.1元钱,对每户小庭院所产李子,30年包回购,且保底价3.6元-4.8元/公斤,每年还有5‰的幅度递增。
以房岭村为例,仅四川蜜李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反哺给本村农民的钱,人均就有约500元。待产业充分发展起来后,完全能够满足1/3在家人口务工需求,以人均每月850元计算,一年务工收入将达400多万元,按总人口平摊,人均劳务增收也达3000多元。
“再加上土地流转费,以及自家小庭院卖果收入,仅脆蜜李产业一项,就可为本村创造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等全镇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了,算上旅游收入,人均将超过1万元,如果再算上年轻人外出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完全没问题。”李宝说。
夯实党建,走出特色乡治路
红光镇针对基层党建中存在的脱离“党味”等问题,创新“1234”模式,在规范性、严肃性、实效性方面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从而为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筑牢坚强堡垒。
全镇各村凡开展组织生活,都要一重温、二首歌、三坚持、四保障:重温入党誓词;起立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歌》;坚持佩戴党徽和持党员证入场,坚持按月自觉交纳党费,坚持既学又论还议;通过定时制、联系制、评议制、考核制来加以保障。
这样一来,基层党组织增强了使命感、荣誉感,党员的党性得到进一步锤炼,党内民主和组织执行力得到加强。
具体表现在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上都非常过硬。红光镇12个村均成立了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将资源变成资本,增强对驻村企业服务,从服务中获得经济效益,以及用活产业发展周转金节余资金投入再生产等渠道,不断给集体经济注入活水,仅去年每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超过10万元。
房岭村将全村土地集中后,先是对土地进行了整理,从而获得306亩土地增量,然后将增量作为集体资产流转给“蜜李天下”,每年流转费达10余万元;另外,通过项目资金修建的水利设施以及闲置的村小等房屋实施有偿使用,每年又可为集体增加几万元收入。
根据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与“蜜李天下”签订的协议,当脆蜜李投产后,每产1斤脆蜜李,除了给农户反哺0.1元外,还得拿出0.1元归村集体。“这笔钱不少,全镇有1000多万元,每个村也得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将是以后集体经济最大一笔收入。”李宝说。
说到治理,各村独出心裁。黑池村将法制宣传植入杨梅产业园中,柏山村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每年召开的村民大会比其他村都多。目前在全镇推广的家风家训传承颇具影响,如黑池村梁家自古流传至今的家风家训为: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友乡邻、教子弟、戒习染、奖名节、慎婚嫁、急赋税。
各村村干部在深入各家各户搜集整理出各家家风家训后,以村为单位制作了统一的牌子,将其书写并张挂于每家门楣上。值得一提的是,张扬家风家训时还不忘与时俱进,在每家的牌子上,同时公布了五个微信公众号和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电话。五个微信公众号是:“廉洁巴中”“巴中联播”“魅力南江”“南江县智慧党建”“清风南江”。“农户只要手机扫码,就可以进入公众号进行浏览,也可以在线举报。”李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