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程森林参军来到建水县,一扎根便是近30年,与这个美丽的小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开始种葡萄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的种植经验,一种就是700亩。后来由于资金压力过大,管理顾不过来而减至300余亩。“面积过大只能粗放管理,效益反而会低。”程森林说。
由于技术薄弱,他的葡萄产量和品质均未达到预期水平。程森林没有灰心,他不放过任何种植培训的机会,还购买书本自学技术。他告诉笔者,从点芽开始,到拉穗和保花保果,再到后面的疏果,以及最后的着色,施肥和打药贯穿整个生长周期,每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
“从葡萄花芽分化到采收,整个生长周期都要不间断地施肥,几乎每周一次。前期温度低,葡萄需肥量少,每亩只需要滴灌2~3公斤水溶肥。而到了膨果期和转色期,需肥量大,每亩需增至5公斤水溶肥,且各个时期都要注重配比。”程森林说。
据他介绍,建水县以红壤为主,富含铁等中微量元素,但有机质含量偏低。因此,葡萄剪枝后的底肥施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乏施肥经验,不少果园直接以生鸡粪为有机肥,想要以此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却没想到,未腐熟的鸡粪反而带来了土壤盐渍化、根结线虫、烧根和重金属污染等一连串的问题。
“拿未腐熟的畜禽粪便做有机肥来施用,危害大,坚决不能用。”程森林表示,目前市场上部分商品有机肥原料来源不明,有机质含量不稳定,重金属含量也未知。
与其担惊受怕,不如自己生产有机肥。说干就干,程森林在果园旁边划出一片空地,自行堆沤有机肥。“堆肥不是简单的堆放发酵。”他对堆沤有机肥有自己的见解,“我的有机肥原料不简单,用1吨羊粪+0.4吨油枯+50公斤过磷酸钙+0.2吨粉碎的葡萄枝条,充分混合后堆放一年,下底肥之前还要再进行杀菌和消毒。”程森林认为,自制有机肥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使其自然发酵,既可确保土壤肥力,又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
“这样堆肥不但安全高效,还能使剪下来的葡萄枝条充分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程森林生产的有机肥肥效在葡萄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亩产稳定在2吨左右,且葡萄品质好,土壤也疏松。
眼看夏黑葡萄价格提升难度较大,程森林将家里的50亩夏黑改种为阳光玫瑰。“这个品种今年是第一年挂果,产量不高,预计亩产800~900公斤,用了自制有机肥,每公斤能卖到50元。”程森林认为这种循环利用的种植模式效益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