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红水河畔“女财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3358
内容摘要:她把科研与生产紧紧结合在一起,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交到万千菜农手里,为贵州蔬菜事业的发展、为贵州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贡献出
 “她把科研与生产紧紧结合在一起,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交到万千菜农手里,为贵州蔬菜事业的发展、为贵州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采访中,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对李桂莲作出这样的评价。

一直以来,解决贵州蔬菜生产发展滞后,缓解市民蔬菜淡季吃菜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李桂莲作为一个蔬菜科研工作者的心愿。她从贵州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一条渐进式的贵州反季节蔬菜发展之路,使贵州错季蔬菜产业从红水河畔起步,向打帮河流域、高海拔地区延伸,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省内及部分省外市场的需要,而且在质量上不断优化,并实现出口创汇。

在贵州省农科院的办公楼里,记者见到了已年过七旬的李桂莲,尽管年事已高,但她骨子里透着一股精气神,总是笑容满面、热情随和。

兢兢业业,潜心于山区蔬菜科研和技术推广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每年3-5月、9-10月是贵州的蔬菜淡季,需大量从省外调进蔬菜,作为蔬菜专业科技人员,李桂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志要改变这一状况。

1977年,她到海南岛进行番茄加代育种。

在此期间,李桂莲思考,海南路途遥远、开支又大,贵州是立体气候,能否在低海拔热量条件好的地方进行加代育种?当时她想到了冬春热量最好的罗甸县。1979年秋,她带着番茄加代育种的任务来到罗甸县。

罗甸属南亚热带气候,李桂莲提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利用“天然温室”发展露地冬春反季节果菜。当时这在我国没有先例,书本上没有参考,实践中也无借鉴。

当地农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都不愿意种蔬菜,为了说服农民种蔬菜,李桂莲下了不少力气。“我给农民做工作,种菜赚了钱是他们的,赔了我掏钱补,这才争取到城关大队的4分实验地种番茄。”李桂莲天天守在田里,和农民一起栽种、浇水、施肥,最终实验获得成功。

“蔬菜种植成功,改变了罗甸的种植业结构,从过去一年种一季水稻变为早菜、水稻一年种两季。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成就。”李桂莲说,当时罗甸早熟蔬菜种植面积由1981年的766亩增加到1988年的1.45万亩,产量由48.6万公斤增加到233.4万公斤,产值由14万元增加到898.3万元。仅此一项,就使罗甸县6000多户农民脱贫。

蹲点5年,李桂莲研究总结出14种果菜冬春错季早熟栽培技术,逐步形成整套冬春早熟果菜技术体系,选育引进一批适合基地栽培的配套品种。在她的努力下,罗甸县建成了全国南亚热带区域第一个露天冬春反季节果菜基地,成为农业农村部定点蔬菜批发市场,辐射带动贵州20多个县建成冬春错季早熟、次早熟果菜基地。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过去,地热河谷地区的农民只种一季水稻,每年9月收割完后,来年5月再进行翻犁栽种,每年有近8个月的田地闲置期,必须要将闲置期利用起来。”李桂莲说。于是,她和团队一起帮助当地在水稻收获前种一季果菜,之后又成功在水稻收获后栽种一季秋冬果菜,形成“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季的高效栽培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团队成员、贵州省农业园园艺研究所副所长文林宏介绍,从种一季到种三季,经济效益翻了几番,李桂莲还不满足,又研究出冬春早果菜行间套种一季耐抽薹的大白菜模式,把土地潜力发挥到极致。

“三季四收,亩产值最高可达3万元,最少都要超过1.8万元。”文林宏说,如今这一模式在黔南州被广泛推广应用。

冬春果菜的成功种植,使李桂莲更清楚地认识到:贵州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完全可以综合利用,在有“天然空调”优势的高海拔地区发展夏秋错季无公害蔬菜,蔬菜淡季一定有着广阔的市场。从1998年起,李桂莲和她的团队在大方、龙里等地开始试验并取得成功,在全省适宜的地区大面积推广。夏秋错季无公害蔬菜的成功栽培,不仅推动了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农民脱贫增收又找到一条新路子。

艰苦朴素、一心为民,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是我的分内工作。”这是李桂莲经常说的一句话。

言必行,行必果。无论是给农民现场指导和示范,还是到各地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李桂莲都很积极热情。针对不同地区的群众,拟订不同的培训和示范内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耐心细致地传授给他们。

在罗甸县蹲点发展早熟蔬菜的5年间,李桂莲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贫穷落后的村寨搞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她常常是既要调查各乡村的自然生产情况,又要苦口婆心地给农民做说服动员工作。起早贪黑,走乡串寨、跋山涉水,有时一天要步行几十里上农户家中去讲解,到田间地头去指导,对上门前来求教的农户,更是耐心指导,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她常常是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还要查阅整理资料,研究工作。跟李桂莲一起工作多年的同志说:“跟李老师出差,休想偷懒。”

出门调研,吃饭没有规律,长年累月,李桂莲患上了胃病和胆囊炎。为了对付病痛,她下乡时随身带着干粮和药,饿了吃点儿饼干,病痛难忍时再服上一点儿药。她并没有因此停下工作,仍坚持在第一线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搞培训、作指导。

2001年秋,李桂莲到关岭县农村考察蔬菜时,不慎扭伤了脚,疼痛难忍,大家都劝她回去治疗一下,可她贴张膏药还是看完了蔬菜示范基地。当晚,她脚肿得像馒头,回贵阳治疗后尽管伤还未痊愈,又马不停蹄地到各基地县传授技术,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培训和指导农民,脚再次被扭伤,很长时间才治愈。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桂莲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她守得住清贫。当时贵州省总工会送给她一张电冰箱供应票,她都无钱购买。按说,蹲点5年,当地政府发给一点儿生活补助费或奖金,收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她不收,而是把这些补助用于支持贫困乡村和“希望工程”。同时,她还把安顺地委、行署奖励的两万元科技贡献奖捐给了自己的母校——安顺八小,把县委、县政府奖给她的5000元奖金捐给了罗甸“希望工程”,用以资助少数民族女童上学。

55年来,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李桂莲放弃了许多周末和节假日,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反季节蔬菜为突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为贵州山区几十万农民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脱贫道路。

淡薄名利,朴实无华,无愧为领导干部的楷模

李桂莲的同辈、同事、朋友、学生,在与她长期的工作交往中,都不同程度感受到她渊博的学识、严谨的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佩她的为人,被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李桂莲老师身上,有一种我们现在一些年轻农业科研工作者欠缺的务实精神。她丝毫不在意生活环境的艰苦,总是待在生产一线,和农民群众生活在一起。”谈起他的老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科院外事处处长孟平红总有一种自豪感。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作为老师,李桂莲率先垂范,为课题组成员、同事和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在贵州省农科院,李桂莲有口皆碑,大家都说,李老师是一个关心群众的人,是靠得住的人。从事小麦和马铃薯研究的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省管专家何庆才谈到李桂莲时,由衷地说:“我们的成长,得益于她的良好影响。李老师是省农科院的标杆,我们自觉地以她为榜样,向她看齐。”

当年,由于技术力量不足,蔬菜栽培种植大面积推广遇到了困难,李桂莲产生了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二传手”的想法。李桂莲及其团队在各地对千名乡土人才手把手传授技术,再由他们传授给更多的农民。“这些‘农业科技二传手’在当地有威望和号召力,良种良法得以迅速推广。”李桂莲说。

如今,李桂莲已经成为了贵州农科院的标杆。2005年,在纪念贵州省农科院成立100周年的活动中,院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桂莲精神”,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李桂莲同志学习,并在全省农业和科技系统中得到积极响应。

“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贵州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还要继续承担几个重大项目,进一步搞好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传帮带’,通过项目实施,更好地促进农民脱贫增收,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发挥余热。”在采访中,李桂莲说这番话时心情特别激动。

2017年,贵州省专门印发《贵州省发展蔬菜产业助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李桂莲和团队多年的成果作为方案的核心内容加以推广。

从“红水河畔的女财神”到“致富引路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在李桂莲心里一直有一句话:“我奋斗的目标就是让广大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红水河畔“女财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601/571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