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金融活水来乡村变花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3721
内容摘要:经过环境整治及产业发展后的花园村。经过污水治理后的温州平阳厚垟村新貌。挂职干部带领王江泾镇企业服务中心的干部,在一家纺织
 

 

经过环境整治及产业发展后的花园村。

 

 

经过污水治理后的温州平阳厚垟村新貌。

 

 

挂职干部带领王江泾镇企业服务中心的干部,在一家纺织企业搬迁工地,协调水务、电力、环保等相关部门,尽早通水、通电、通路。

浙江,流行这么一句话:“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是农村的CBD!”这的确是浙江农村的真实写照。如何高质量实现城乡统筹及协调发展?这得归功于15年来,浙江久久为功、不断接力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03年,浙江“千万工程”拉开序幕,历届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农村实现大变样。过去“农村脏乱差、城乡差距大”的现象,现如今已难再觅,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宜居的万千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金融支持功不可没。近年来,农行浙江省分行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高效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姿态与实践,得到了历届政府“主动作为、业绩突出”的盛赞和批示表扬,连续多年荣获服务浙江实体经济一等奖。在“千万工程”中,也到处充斥着农行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助力美丽经济发展和农民美好生活建设的绿色身影。

治污有资金乡村环境很生态

几年前,嘉善县干窑镇新泾港还是散养生猪、河水又黑又臭的一派乱象。如今,生猪养殖“退养清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到全覆盖……当地村民感慨:“以前因为环境差搬走,看到整治后这么漂亮,后悔了,又想搬回来。”

受制于信贷政策,农村污水治理的融资难题长期困扰各方。农行创新信贷产品,在嘉善陆续投放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贷款8亿元后,“治水畅想曲”顺利奏响。金融助力“水净、人文、村美、民富”新农村建设,农行走在了前头。

同样的一幕也在温州发生。厚垟村位于平阳鳌江镇东塘河边,四面环水,是一个千年古村落。穿过刻有“梦想小邨”的入村石牌,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一排排水墨风格的建筑、一条条碧波荡漾的河道。

“云起龙骧,水墨厚垟”。高楼大厦和水乡风光的交错,让人们感到惊讶。而对于村民来说,农村污水治理是这个美丽村庄破茧重生的关键所在。

作为污水治理示范点,厚垟村率先引入纳米暴气净水设备,是农行平阳县支行的3700万元专项贷款,帮助村里顺利实现污水治理,也建起了整洁美丽的基础设施。

实施“千万工程”,必然要处理好保护农村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古村落保护,不乏农行身影。

由于古建筑破损严重,有“民间故宫”美誉的东阳卢宅,曾被列入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名录。东阳市政府2012年9月启动“卢宅保护利用工程”,东阳农行主动参与,分两次合计投放3000万元贷款,有力推进了卢宅保护项目运作。如今的卢宅,古建筑斑驳、老街道整洁,历史感十足。

近年来,农行浙江省分行推出“治水贷”及项目贷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到2018年3月末,全行治水贷款余额360亿元。

融资助转型乡村经济很美丽

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中,戴家山村平均海拔在500米,最偏远,也最贫困。戴家山村曾向农行借钱三次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的戴家村,坐落着多家精品民宿,慢生活味道十足,成为了“网红明星村”,乡村旅游带富了一方人。

15年过去了,从最初的人均年收入只有78元,发展为人均收入超12万元,东阳花园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村子的创收致富路,缘起于农行。

1995年,农行放贷9000万元支持花园村旧村改造,帮助花园村从一个穷山村脱变为占地5平方公里的富裕新农村。2008年,试点小额贷款工作,帮助花园村经营市场壮大。2015年,为花园村红木家具产业和草席制造经营户发放贷款1亿余元。2017年,与花园村、花园集团签订8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有了农行作后盾,花园村变得愈来愈“美丽”。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是实施“千万工程”的要义之一。农行浙江省分行以美丽乡村贷等产品,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壮大发展,改变农业“弱质”现状,帮助农村经济美丽转身。到2018年3月末,农行美丽乡村贷余额164亿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金融活水来乡村变花园”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512/5694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