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广西平安村:绿色生态梯田,成为致富家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826
内容摘要:近年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龙胜,以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结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广西特
 近年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龙胜,以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结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工作,树立“全县生态大景区,旅游扶贫一盘棋”理念,深入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育农旅“两栖农民”

平安村地处龙胜县龙脊镇东北部,位于龙胜梯田风景名胜区内,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86户、833人,98%以上人口为壮族。2015年底精准识别还有贫困户22户83人,贫困发生率为9.78%。

平安村在政府引导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民俗文化优势,调动全村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调整旅游产业结构等措施,做大做强全村的旅游蛋糕。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平安村越来越多的群众开起了农家旅馆、农家饭店,从事导游、景区协管、接待住宿、销售土特产、制作手工艺品等旅游服务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积累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安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2017年全村接待游客48.9万人,旅游门票收入分红和耕种补贴达280.65万元。如今,平安村的村民变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平安村的变化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缩影。借助“世界梯田原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扶贫,龙胜各族自治县把梯田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良好生态推向旅游开发第一线,通过加强党委政府领导、优化全县整体规划布局、统筹综合管理、突出特色挖掘、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营销推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态旅游,使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龙胜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对县内旅游资源进行了新的规划,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按照“旅游一盘棋”来发展,致力于把龙胜建成“绿色生态家园”。龙胜结合本地的养生、农耕、民俗、乡土等特点,结合新旅游七要素“商、养、学、闲、情、奇、文”推进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推动农耕文化游、节庆活动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生态森林游、健康养生游等旅游产品的发展,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迎合乡村旅游市场变化,提供符合游客多样化需求的有效供给。

近年来,龙胜通过龙脊创5A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县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旅游厕所革命、红色旅游发展——长征驿站打造等项目的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提升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新建了一批高标准的观景平台、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景区寨门、旅游步行道等,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49座,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强化宣传策划营销,提升品牌价值影响

为了有效整合全县旅游宣传力量,龙胜安排了专项的旅游宣传资金,重视传统和新兴媒体阵地建设,整合资源重点,打造“世界梯田原乡、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中国红玉之乡、有机食品大园区、康寿养生胜地”五大特色旅游品牌。同时,龙胜通过大力宣传风光风情和开展“龙脊梯田文化节”、“开耕节”、“红衣节”、“祭萨节”、“红糯节”等一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采风和拍摄,进一步带旺了龙胜旅游,拓展和巩固了客源市场。

挖掘特色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

通过景区景点、特色村寨、旅游产品及旅游商品的开发,龙胜成功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一是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该模式以挖掘龙胜民族文化为核心,整体推进龙胜内民族村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族文化服务项目和体验产品,涌现出了以黄洛瑶寨、细门瑶寨为代表的一批民俗文化旅游村寨。黄洛瑶寨是龙胜境内开发成功的典型民族村寨,该寨以“红瑶长发”文化为核心,打造出了原生态的长发歌舞表演、长发洗护产品、农家特色餐饮住宿、民族纪念品等,已经成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2017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仅歌舞表演一项就分红200余万元。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扶贫模式。以龙头企业对旅游景区进行整体包装,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群众集体入股或参与等方式进行合作。龙脊景区由龙脊旅游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对景区梯田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进行开发,景区群众服务于旅游开发,享受门票分成,还通过开发特色服务项目获取收益。2017年,龙脊景区接待游客达到280万人次,景区内群众直接分红超过1000万元。

近年来,旅游景区发展的辐射效应不断加大,景区从多角度为周边非核心景区群众创设了多渠道的就业机会。发动当地群众开展导游服务;让群众从事抬轿和背包服务,打扫景区卫生、管理景区秩序等;鼓励群众开发销售罗汉果、红薯等土特产、民族刺绣产品等旅游产品;鼓励周边群众为旅馆饭店种养、提供土特食材。让群众通过自已的劳动,从参与旅游中得到实惠,有尊严地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如今,随着龙胜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不断上升:2016年,龙胜共接待游客64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58亿元;2017年,龙胜共接待游客777.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38亿元。随着龙胜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5万人,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旅游带动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乡村旅游扶贫也在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广西平安村:绿色生态梯田,成为致富家园”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504/568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