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桂林深山养蜂人“酿”出甜蜜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3  来源:桂林日报  浏览次数:82335
内容摘要:在距离桂林市区近50公里的深山里,有一位年过五旬的养蜂人。5年前,他因身体原因辞去了担任多年的村支书职务,重拾幼时养蜂的兴趣
 

 

在距离桂林市区近50公里的深山里,有一位年过五旬的养蜂人。5年前,他因身体原因辞去了担任多年的村支书职务,重拾幼时养蜂的兴趣,和妻子扛起锄头到深山里创业。如今,单凭养蜂酿蜜这一项,就可以为他带来近30万元的年收入。他,就是灵川县金灵村委董家村大塘里的秦丁寿。

连任13年的老支书,辞去职务回深山养蜂。

从市区出发,驱车37公里就抵达了灵川县金灵村委。接下来就是树林掩映的盘山路。盘山路极其逼仄,只容车辆单行。碎石和左右岔路极多,就连一向精准的车载导航也犯了“迷糊”:董家村大塘里怎么走?同行的向导几个月前来过一次,凭仅存的一点印象将我们带到了目的地。

车停在半山腰。眼前的景象让人瞬间忘却了因山路崎岖身体产生的不适。鸟鸣山幽,泉水淙淙,鸡鸣狗吠伴随着初夏的蝉声。山坡上开垦出了一条条的种植带,果树如同列兵,立得整整齐齐。梳着发髻的秦小妹一眼就认出了我们,热情地打招呼:“山路难走,快进来歇歇脚。”

秦小妹是秦丁寿的妻子。6年前,秦丁寿患脑梗,她担心得不得了,尽心伺候着。当秦丁寿稍微恢复一点,跟她说想辞掉村支书的工作时,秦小妹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

1994年,27岁的秦丁寿入了党,当上了粟家村的村委副主任,随后他被村民选举为村支书,经历了7次村党委换届,几乎每次都全票当选。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梗,给了秦丁寿一记重击。患病后,他的左手和左腿都抬不起来,只得在医院康复疗养了一年。2013年,病情逐渐稳定的秦丁寿思索再三,终于狠下决心“割舍”了自己干了13年的村支书岗位,病退回乡。

在刚刚回到大塘里时,秦丁寿谨遵医嘱,每天都要爬山锻炼身体,希望早日康复。医生还交待他说,多喝蜂蜜有助于康复,于是秦丁寿就开始关注起了蜂蜜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市场上的蜂蜜真假难辨,有的还很贵,自己也舍不得买。“不如在爬山的过程中抓几只蜜蜂来养着酿蜜吧。”秦丁寿思索着。

大塘里是灵川县定江镇最偏远的村之一,在山坳坳里,污染少,山清水秀。由于树多、花多,蜜蜂自然也不少。秦丁寿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蜜蜂,抓起蜜蜂来也算是老手。刚开始,他试图捉了三只蜂,还亲自动手给它们用杉木板做蜂箱,没想到蜜蜂不习惯,一下就飞走两只。秦丁寿想了半天,觉得是自己没给蜜蜂营造好生存的环境,导致蜜蜂不愿意住在蜂箱里。于是他就开始摸索如何改进蜂箱设计,以及控制周围的噪音和温度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秦丁寿养的蜂开始从一只变成了几只,再增加到了三窝。但这背后也是有代价的,由于不太了解蜜蜂的习性,秦丁寿被蜜蜂蜇了不下百次,浑身是包。

半途创业,勤劳双手酿造蜜一样的生活

初尝养蜂成功的喜悦,让秦丁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如试着重拾幼时的爱好,养蜂酿蜜,试着创业。于是,秦丁寿揣了点钱到镇上去买书。《科学养蜂与蜂病防治》、《蜜蜂高效养殖技术》等书都被他翻了几遍,连边角都翘起来了。一次,在家捣鼓书柜的时候,他还翻出了老爸秦自成1972年买的《养蜂手册》。“蛮开心,想不到老爸当年也对养蜂有兴趣。”看到书的那一刻,秦丁寿甚至觉得,自己中年踏上养蜂这条路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秦丁寿说,在养蜂初期最怕的就是蜂病。没有经验,甚至没人可以咨询,只能看书、查查资料摸索。囊状幼虫病是蜜蜂幼虫期容易患的病。有一次,秦丁寿有四五窝的蜜蜂都患上了这个病。无奈之下,他只能采取一些手段,让蜂王暂时断子十天,待幼虫除病后,再让它继续生产幼蜂。后来秦丁寿晓得了,对付囊状幼虫病,一开始就要加强蜂箱的保温。“3-4月早晚温差大,幼蜂就容易得这个病。而且蜜蜂不像家禽,喂药就可以治愈,得提前做好防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在取蜜的时候,一定要留够足够的蜜糖作为蜜蜂的口粮,绝不能取尽、取竭。”

山里雨水多,白蚁多,秦丁寿还特地改良了蜂箱,用水泥箱内置杉木隔板取代了传统的木蜂箱。这种外水泥、内杉木的蜂箱不仅防潮、防蛀,同时成本更低。“市场上一个木箱要140元,而我自己打的水泥箱、自己刨的杉木隔板加起来每个成本在50元左右。”

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花粉,秦丁寿还和妻子包下了连片的山头。夫妻俩扛着锄头,一点点平整,种上了100亩柑橘树。“这片是两年前种的,这片是一年前种的,这片是今春刚种的。”秦小妹站在山上指给我们看,那自豪的架势就像是“指点江山”。秦小妹说,这片地她和丈夫租了30年,柑橘既可以为蜜蜂提供花粉,又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一举两得。同时,山上也有好多其他树,早半个月前,好多花都开了,像栗木花、沃柑花,整个山谷都是香的。

如今,秦丁寿的蜜蜂已经达到了90窝,有3万多只,每窝的蜂蜜年产量是30斤,90窝可年产蜂蜜2700斤。由于是纯蜂蜜,色泽和口感特别好,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都上门找秦丁寿买蜂蜜。特别是秦丁寿和秦小妹摇蜜的时候,村民们都喜欢上门亲眼看着蜜糖流出来,再欢欢喜喜地捧着蜜回家去。秦丁寿粗略地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平均每斤按100元卖,他去年蜂蜜的收入就有27万元左右。再加上果树的收入,年收入30多万元不成问题。

致富先蜂”带动了甜蜜的产业

村民们吃着老支书的蜜,听着他养蜂致富的故事,也想跃跃欲试。尽管秦丁寿住在深山里,这几年也不乏登门拜师的村民。秦丁寿说,八里街、灵川镇、七星区的居民都来找过他,想要学习养蜂技术。金灵村、粟家村的10户贫困户也跟着他养了三十几窝蜂。秦丁寿把自己摸索出来的养蜂秘诀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给大家。目前,仅定江镇周边的养蜂数量就有230窝。此外,秦丁寿还经常把蜂箱拿到周边果农地里放置,因为蜜蜂可以给果树花授粉,增加挂果数量,因此农户们也十分欢迎。

不少养殖户跟着秦丁寿养蜂,因为技术高低不齐,所以有的出现了死蜂、跑蜂现象。秦丁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他跟金灵村的村支书商量,计划成立一个养蜂合作社,将技术标准化,整合资源,让村民们共同致富。目前,村委和秦丁寿正在筹划第一场培训会。同时,老支书还对电商产生了兴趣。“在任的时候,我没能让大家钱包更鼓,对此我一直都有点过意不去。现在搞养蜂赚了点钱,我就希望借助时下最潮的电商,走‘养蜂基地+蜂农+合作社+公司+电子商务’这条道路,申请商标、创立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秦丁寿说,今年他也为自己定下了养殖目标,到年底蜜蜂养殖要达到100窝。

站在山岗上,午后的微风拂过,秦丁寿邀请我们6月再来一次。“到了6月,水乌桕花就开了,那时候也进入了蜂蜜的丰产期。到那时,你们来亲手体验一下摇蜜,就会明白,只要肯勤劳肯奋斗,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生活就会像蜜一样甜!”

秦丁寿的蜜蜂就养在这片郁郁葱葱的山头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桂林深山养蜂人“酿”出甜蜜生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423/567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