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在对脱贫攻坚战给出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中,强调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
在这个阶段强调脱贫攻坚中的“产销对接”,说明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产业扶贫已经在大多数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具备了相应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然而,如何将产业基础变为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力点,还要在“产销对接”上下功夫。
在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对“产”和“销”的精准把握是基础。通过把握“销”,在贫困地区的产品生产地创造出更多丰富、优质、适销对路的“好供给”;通过挖掘“产”,在市场上为大山里好产品找到更加多样、灵活和稳定的渠道。如此,产业扶贫才算真正落到实处,也有了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在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培育好生产经营主体是抓手。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往往不是不勤劳、不能干,而是由于地域、历史等原因限制了发展思路。培育出在当地有群众基础,可以扎根在贫困地区带动当地群众抱团发展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用贫困群众自己的示范带动力量教会大家如何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就有了核心力量。
在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为农产品拓展市场渠道是关键。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多年来因地制宜发展冷凉蔬菜种植。然而,由于渠道不畅,经济发展依然薄弱。前不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接康保县举办农业产销对接会及精准扶贫论坛,牵线北京13家企业与当地企业签订2亿多元购销合同,在该县设立冷凉蔬菜等直供基地。可见,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不仅仅有常规农产品“跑”市场的种种途径,更有贫困地区的优势所在。用活用好对口帮扶单位的渠道资源、深度挖掘对接帮扶城市的目标市场,主动对接全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零售示范市场,曾经藏在深闺的贫困地区农产品就可以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出山入市,不愁找不到“好婆家”。
在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尤其要重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除了建立以全国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引领、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纽带、田头市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产地市场格局,确保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直接销到市场上,更要通过后续的深加工、深开发形成全链条,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仓储冷链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开展产业扶贫风险防范,形成产业集群,夯实产业基础,才是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能够在“扶上马”后还能在市场上“马到成功”,体现自身竞争力的立身之本。
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模式的重要特性,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产业选得对不对,发展得好不好,要以贫困户是否真正受益、增收为“试金石”。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找到管用的措施,切不能出“拍脑袋”的政策措施,更不能强硬“拉郎配”搞数字工程。要尊重市场规律,育主体、塑品牌,强化冷链物流在产销对接中的传动杆作用、建立产业链联结机制、结合实际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坚决打赢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