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武夷缘:红茶的产地、类型、制作与辨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11  浏览次数:84255
内容摘要:一文读懂红茶:红茶的产地、类型、制作与辨别 红茶冲泡后呈现红色,故称为红茶,红茶不光是全天下爱茶者所追求的嗜好,更是受到美
        一文读懂红茶:红茶的产地、类型、制作与辨别
       红茶冲泡后呈现红色,故称为红茶,红茶不光是全天下爱茶者所追求的嗜好,更是受到美女的青睐,红茶养颜美容,排毒消斑,清理肠道等功效是相当大的,而且有些发酵后的红茶还能减肥、减大肚子呢,是不是很诱人的哈,大肚子是现在都市男男女女的通病,要知道红茶有这样的效果,是不是减肥药都省下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了解下红茶吧。
       红茶产地主要是以我国南方为主,有福建、云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江苏、贵州等地,比如祁红是产自安徽祁门、江西浮梁等地;而滇红来自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自安徽的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自江苏宜兴;川红产于四川马边、宜宾、高县等地,而其它的比如越红、湖红、昭平红、英红等等,都是产自我国的南方地区,而最为有名的就是祁门红茶,也是中国最有名气工夫茶。
        工夫茶也是有很多种类型的,比如根据不同的生产地来划分,有滇红工夫茶、祁门工夫茶、宁红工夫茶、宜红工夫茶、川红工夫茶、湖红工夫茶、闽红工夫茶、台湾工夫茶、八福红工夫茶、江苏工夫茶和粤红工夫茶等。而根据不同的品种划分,又分为大叶工夫茶和小叶工夫茶这两种类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不同茶叶的形状来区分的,大叶主要是用乔木或半乔木茶树的嫩叶制作而成,而小叶工夫茶灌木型小叶种茶树的嫩叶制作而成。
       红茶在我国茶类排名为第二位,其销售市场非常广,远销海外市场,其中主要销往埃及、苏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国及爱尔兰、加拿大、智利、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占我国茶叶对外出口销售额的50%,也是全球茶叶销售中占比最大的,为我国出口经济带来很大的收益,影响着世界的茶叶文化。
       红茶其实就是通过发酵制作而成的,通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这四个步骤制作出来的。而就是因为红茶的特殊制作过程,所以红茶的功效也是非常广泛的,有助于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而且在对于身体的预防上,也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抗菌效果好,比如用红茶漱口可预防和过滤病毒感染,也对口腔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对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经常饮用红茶,还能对心肌梗发病率有很明显的降低,特别是女士喝红茶,又能减肥,还能美容,简直就是双收哦。
       红茶加工根据上面提到的四个步骤进行,但是需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采来的新茶,在空气中自然萎凋后,然后才能开始采用CTC方法或者传统方法,CTC方法是使用机器加工的比较大众化的茶叶,中低档次的茶叶比较适合这种加工方式。而传统方法,手工加工的比较多,现在也有通过机器进行加工,但是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大多数还是人工加工比较多,且质量档次也比较高,手工加工,也根据不同的茶叶,选用不同的加工手法,且手工搓揉的力度把握的非常到位,温度和湿度控制也是非常严格的,这整个过程也称为发酵,虽然是干燥而成,但是在茶叶的制作流程中也归为发酵工序。
      有人把红茶比作女人,是一个会包容的女人,不管怎么搭配,都能喝出精彩,喝出与众不同的感觉,比如搭配牛奶、蜂蜜、咖啡等等,都特显红茶的无穷魅力。而如何辨别红茶也是有讲究的,学会鉴别红茶这门学问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掌握的,要懂得品茶,赏茶,察言观色,一杯红茶,形、色、香、味各有千秋,品茶的同时也能让每个人从中感悟到自己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领悟茶香,这样也能成为一位茶艺高人,才能把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红茶八香,香出不同的精彩人生,有豪香型、清香型、嫩香型、火香型、花香型、果香型、甜香型、松烟香,八种香型,每种代表不同的茶香与意境,不同香型喝出不同的人生感悟,陶醉与不同的茶香四溢中。
       红茶十味,更是具有独特的风韵,浓醇型、醇厚型、鲜醇型、甜醇型、浓强型、浓烈型、浓厚型、鲜浓型、醇和型、平和型,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红茶十味,人生亦是如此也,学会品茶,学会品人生的这壶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武夷缘:红茶的产地、类型、制作与辨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411/5666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