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全国首个“养地”险在上海松江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9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83554
内容摘要:对农民来说,自家田里一年能产出多少,是大家格外关注的事情。但今年以来,在上海松江区,几百户粮食家庭农场主除了种地,还热情
 

 

对农民来说,自家田里一年能产出多少,是大家格外关注的事情。但今年以来,在上海松江区,几百户粮食家庭农场主除了种地,还热情高涨地研究起了如何“养地”。

日前,全国首个耕地质量保护险在松江泖港镇胡光村启动,周边4个村的20多户家庭农场主签约投保,覆盖粮田面积3000多亩。根据意向排摸,接下来,松江全区将有600多户农场主投保,覆盖面积9万多亩。只要农民平时注重养地,三年、五年后,可分别凭一份土壤监测报告,获得大大高于保费的奖励。

激发保护耕地“责任心”

业内人士表示,以购买保险的方式保护耕地,并将保险的“逆向赔付”转变为“正向激励”,这在全国还是首次尝试,有利于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起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并将惠农资金用得更科学、更高效。

“参加这个保险,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农户保护耕地的责任心。”新浜镇香塘村家庭农场主何亚军告诉记者,自己承包了130亩粮田,今年开始,每亩每年投16元的保费,3年后,凭第三方做的土壤检测报告,达标后,至少可以拿到每亩120元的奖励,最高则有每亩480元;5年后,奖励还会更高。“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前几年开始,我们已经十分注重耕地保护了,比如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参保是顺其自然、一举多得的事。”

根据《松江区关于以奖代补耕地质量保护的实施方案》,耕地质量保险的保费为每年80元/亩,市、区财政分别补贴40%,家庭农场主只需承担20%,即每年16元/亩。针对家庭农场一轮经营期限,耕地质量评价以5年为一个周期。

投保前,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家庭农场耕地质量进行检测,确立耕地质量的基础值,在第3年检测和评价有机质含量,作“期中评价”,承包期结束即第5年,检测和评价有机质含量和耕作层厚度,作“期末评价”。

土壤检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被分为5个等级,耕地地力增幅水平越高,每亩可获奖励越高。

以第3年“期中评价”为例,地力增幅水平若为0级,每亩奖励120元,这是因为土壤被耕作3年,耕地的地力没有退化,说明还是保护起了作用,值得奖励;地力提升1级、2级、3级、4级,每亩分别奖励216元、312元、408元、480元。若一户承包100亩,最低每亩奖励120元,第3年的奖励总计可达1.2万元,十分可观。

推行种地与养地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围绕沪郊家庭农场主的生产方式,松江此前请来了一批水稻专家和土肥专家进行研讨,最终在10多个指标中选定了2个最主要的耕地保护评价指标,分别是有机质和耕作层厚度。有机质代表的是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活力所在,越多越好。耕作层厚度,则代表了作物生长的空间,有利于根系发达,此番松江将最低值设定为17厘米,达到即为合格。这两个指标,既具有代表性,又方便操作。

对于家庭农场主来说,每年多施有机肥、多种绿肥,做到秸秆还田,就可以逐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每一茬做好土壤深翻工作,就可以保证足够的耕作层厚度。“要做到这些,拿到奖励,其实并不难。”松江区农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中之重,是农民要有耕地保护的意识。

据了解,近年来,松江区在探索家庭农场模式的同时,全面推行“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生态理念,一方面让宝贵的耕地更健康、更可持续,另一方面让生产出的农产品更安全、更优质。

之前,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松江创新实行“三三制”耕作法,每年冬春,三分之一的农田种植大小麦、三分之一的农田种植绿肥、三分之一的农田深翻,让全区耕地有规律休养生息。到去年,松江又在全市率先取消了大小麦种植,15万余亩粮田全部实现“一茬一养”,每年只种一茬水稻,到了冬春时节,农田要么种植绿肥,要么深翻、晾晒、透气,全面“养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全国首个“养地”险在上海松江启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409/566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