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笔者回乡在与亲友们交流的过程中,听到了他们关于消“废”品的吐槽——善于伪装的商家很会忽悠人,将手中的商品吹得天花乱坠,让农民们有一种“好事来敲门”的错觉;使用没多久,假冒伪劣商品就上演了“现形记”,而商家早已不知所踪。
当前,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民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消费需求也就越来越旺盛。五花八门的广告,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心灵、情感与欲望,驱动着农民们为自己或者孩子们“买买买”。
农民的“钱袋子”,难免会成为一些人觊觎的对象。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小作坊、小企业,与小商店、小卖部、小超市等中间商,形成了利益合谋。然而,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能在农村地区泛滥,和消费者品牌意识、质量安全意识的淡漠密不可分,更有着社会变迁的复杂因素。
不少村民不知道如何判断商品是否过期、是否“移花接木”、是否为“三无”产品,在合法权益遭到侵犯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去维权;农村地域广阔、市场监管力量难以有效覆盖和及时“下沉”,为假冒伪劣商品遗留了生存空间。不法厂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乡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狂欢地”。
深层次的原因是,当今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之中。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传统的地方知识,逐渐被现代的外来知识所替代。一些乡村的孩子们宁可吃各种来路不明的辣条等零食,也不喜欢吃让人放心的农家菜。
让消费品更有品质、更加靠谱,乡村显然不能成为市场监管的空白地带,不能让农村消费者独自吞下消“废”品这一苦果。只有提升知假售假的违规成本,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这样双管齐下压缩“钻空子”的生存空间,消“废”品才会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