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快来听听这些来自“三农”的声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3  来源:中国农业网  浏览次数:83397
内容摘要: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开幕,三农再次成为热点。各位委员和代表为三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开幕,“三农”再次成为热点。各位委员和代表为“三农”未来能够有更好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本期《一周热点》,我们就来听听这些来自“三农”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

 

 

边销茶产销政策亟须调整

“边销茶不仅是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必需品,也在增进民族团结、保证边疆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将有关边销茶这一不太受人关注但又具有特殊意义的农产品的建议带上了两会。他表示,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边销茶在西部农牧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的地位并未衰落,边销茶仍兼具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生活需求和社会风俗的责任,对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陈萌山建议,首先应该严格区分边销茶与非边销茶,对非边销茶不再进行政策扶持,而实行定向管理。其次,要引入市场机制,完善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体系。第三,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边销茶产品进行监督检测。对于双特定产品,在招投标前进行检测,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对于完全市场化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对有检测不合格情况的企业,取消投标资格或者禁止进入市场销售。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

 

 

农科类高素质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然而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三农”工作队伍人员不足,且农科类专业人才少、学历层次较低。“乡村振兴要靠人来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关键所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就将加强农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议案带到了两会上。

农业高校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是未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技术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农业高校正面临生源竞争劣势等困难和挑战。

张宪省建议,应该实施免费教育农科生政策。参照近年来培养免费师范生、医学生的政策,在全国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中开展免费农科生招生试点,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三农”队伍中来。

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选择农科类专业就读的农村地区生源予以一定的资助。对于农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时选择考选面向基层的“三支一扶”、村官、选调生等岗位时,给予一定程度政策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公司董事长石聚彬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建议,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石聚彬代表介绍,河南省新郑市已形成枣制品产业化集群,集聚各类型红枣加工企业200多家。红枣产业成为拉动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多农民依靠红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以特色种养业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近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创新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但是我们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中发现,发展特色种养业扶贫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把关于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议案带上了两会。

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为此,赵皖平建议,应该实施“三变”改革,提升造血能力。坚持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发展路径,坚持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项目,走科技提升、创新发展的路子,把产业扶贫政策的功能有效释放出来。重点抓好集体经济“空壳村”发展工作,落实项目推进举措,确保项目落地生根,早日投产见效。

此外,还要积极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并将整合的涉农资金和扩大的财政扶贫资金,集中用于支持一些重点的、基础性的扶贫项目,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聚集效应。

赵皖平认为,还应拓展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首先是创造条件,营造有利于扶贫要素联动的政策支持机制。然后,强化载体支撑,搭建契合金融精准扶贫平台。并完善配套政策,发挥基层金融机构作用。

在赵皖平看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可以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他建议,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补齐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力量“短板”,发挥好基层党支部作用。要实行监督检查总量控制并划定时限的做法,使基层干部真正腾出时间为贫困户谋划发展,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吴志明

 

 

强化大数据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大数据战略必将对实施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吴志明表示,“当前,运用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农业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吴志明分析,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对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作了总体规划,但是,由于没有后续细化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农业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仍然欠缺。

二是尚未建立完整规范的农业大数据资源体系,由于数据源的标准不一样,数据“打架”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数据的公信力。

三是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有些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未实现互联网接入或4G信号覆盖,影响大数据的推广应用,农民对农业信息发布的知晓率不高。

吴志明认为,应从国家层面统筹和规划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农业大数据发展纳入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密切跟踪国际大数据前沿态势,分析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积极研发农业大数据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生产信息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同时,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范,由相关主管部门根据信息主动共享、协议共享以及不予共享来分类编制信息目录清单。建立数据编码、采集、分类、发布、共享和交换等相关配套标准,出台涉农服务大数据技术、协议、标准等规范。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委员

 

 

应恢复性发展绿肥种植

种植绿肥是重要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契合国家“农村增绿”、乡村振兴的战略构想。

王红玲介绍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地设置绿肥种植项目,保障了绿肥大面积种植,随着化肥产业的急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绿肥种植面积急剧萎缩。国家实施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项目起步较晚,补贴力度小,尚未全面铺开,绿肥种植仍处于低迷状态。

王红玲建议,应采取拓宽财政支持方式、坚定全程社会服务基调、构建多部门协作机制、同步实施示范与宣传等措施来恢复性发展绿肥种植。

小农菌语: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三农问题一直是历届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各位委员、代表在会上的提案,是推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前进动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快来听听这些来自“三农”的声音!”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313/564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