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通渠引水浇灌乡村经济之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3385
内容摘要:土地政策稳,农村才能稳;土地经营活,农村才能富。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代表委员
 

 

土地政策稳,农村才能稳;土地经营活,农村才能富。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代表委员们认为,稳定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农村发展的根基,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释放农村经济的巨大活力。

稳根基农村土地延包30年

“眼下,全国各地的农村土地承包期陆续到期,大家心里都没底,到期以后怎么办?”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龙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这是关于农村土地的重大制度安排,对于农村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在农村,无论是拥有承包地的农户还是流转承包地的新型经营主体,大家都有了稳定的预期。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盘县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告诉记者:“30年,让我们对村集体的发展有底了,土地产权稳定了,我们可以放心地对村里发展做一个稳定长期的规划,更好地组织村办企业,让老百姓参股受益。特别是对我们六盘水的‘三变’改革来说,又带来一次重要的机遇。”

回溯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进行了两轮承包,第一轮15年,第二轮30年,此次承包到期之后下一轮承包再延长30年,将使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在75年,意味着今后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会改变,也意味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

土地延包30年,这个时间点实现了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有机衔接,为农村改革提供了空间。它的首要意义就是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已发生大面积流转,如果土地政策不稳,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焦斌龙分析,“这个政策也为农村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目前农村进行的‘三权分置’制度创新,极大激发了农业农村活力,而前提就是要稳定承包权。”

赋权能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

农村三块地: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其中承包地经营权的放活,让农民享受到了财产权带来的收益,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今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得以体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市交易在部分地区开始破冰,探索前行。扩权赋能是大势所趋,是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的保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大的土地资源权能,解决农村有资源、缺要素的现状。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农村的资源值钱,变成经营性资产,从而解决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了全面部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表示,“在我看来,其核心是承认农民土地资源权能和价值,改变过去对农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限制过多的做法。”

显然,代表委员们认为,农民的土地权能还可以更充分。“如各地除被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县以外,其他基层市县农村房屋财产抵押、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资产入市现无政策支撑。”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贵州省委会主委孙诚谊建议,应当继续加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等“十权同确”,激活资源要素,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土地权能不充分直接导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市长孙兵认为,要破解农村改革制度性障碍,扩大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的试点范围,探索农村宅基地同价入市的具体操作办法,将农村大量闲置宅基地激活起来。应当积极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创新、农村集体资产抵押创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创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创新,进一步激活要素。

谋发展“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在“三变”改革发源地的贵州六盘水,有个叫舍烹的村子。几年前,村民陶正学返乡创业,成立了合作社,说服村民们或带地入股,或以每股10万元的资金入股,钱可以几家凑起来,不用一次性付清。就这样,守着绿水青山的农民几年下来真的收获了“金山银山”。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风生水起。到去年底,入股合作社的8个村子3900多农民全部脱贫。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六盘水市市长李刚给记者讲的一个当地改革实例,“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给六盘水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2013年,六盘水的贫困发生率为23.3%,到去年底,这一数字降到了7.34%。”李刚说,“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三变’改革的升级版,发挥好它在振兴乡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同样在贵州的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因农村改革走在前列,成了全国的“明星村”。全国人大代表、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在总结改革经验时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资源是核心。塘约村深化“三权”促“三变”改革,盘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还要有一个好的产业路子,塘约村发展蔬菜、食用菌、经果林以及运输、建筑工程和家政服务等产业,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后,更多的人将进入农业领域开展经营,必将为农业现代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改革中如何更好保障农民的利益也是左文学最关心的问题,他认为:“一是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回到吃大锅饭的时代;二是预防土地非农化,要确保总书记提出的端牢中国饭碗;三是建议农村产业化经营实行股份制,由村集体统筹入股新型经济组织,确保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对进入农村投资的企业更要慎重考察,更不能让土地被企业垄断。”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通渠引水浇灌乡村经济之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310/5642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