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2月18日),走进聊城市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长长的村街上只有七八个孩子在嬉笑玩闹。“大伙都在棚里忙活着呢!”等待着我们的村支书兼绿源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耿遵珠热情地迎上来。
如今的耿店村,村人均纯收入增长8倍。如何富起来的,耿遵珠认为是“多亏了这些菜棚!”耿店村有178户村民,600个大棚,全部加入了村里的绿源合作社,让该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蔬菜种植专业村。“来来,尝根黄瓜,不用洗直接吃就行。”走进村民商思华的大棚,快言快语的商思华笑着说,“合作社一天让提供700斤黄瓜,俺两口从夜里两点就开始摘,天天忙得团团转。”近几年合作社逐渐转变思路,从种大路菜靠批发以量取胜,到把大路菜种优,蔬菜直供进超市,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
在村民耿立国的彩椒大棚里,耿立国拿出彩椒棚的账本算起收入账:这季彩椒产量降了但收入增加了,从腊月二十三(2月8日)小年到正月初三(2月18日),11天卖了2000斤,收入1.4万元。因为按合作社“绿冠”品牌的种植要求,同样是这11天,比2017年少产出600斤,但收入比2017年要高出近5000元。
在合作社的蔬菜包装车间,黄瓜、西红柿、辣椒、花菜等十几种、几百筐蔬菜挤满车间,合作社副理事长耿传喜正指挥着20多名工人再次分拣、包装、粘贴溯源二维码,然后分别装箱。耿传喜告诉我们:“现在装的是销往济南的1200箱订单菜,下午一点前必须装车,三点半前要送到超市,客户的定制搭配菜品五点前要送菜上门。”
发展精致农业带来了“溢价效应”,近几年绿源合作社围绕“卖什么、卖给谁”在种植上搞“精品农业”,在销售上搞“精准路线”,主攻大中城市超市卖品牌价,对接中高端客户配送定制菜。耿店的蔬菜价格始终要比市场价格要高出两成左右,根据合作社统计,2018年全村600个棚卖出了市场价800个棚的效益。
怎样富起来的,群众认为“多亏了俺们的‘大棚书记’!”十几年前,耿店村还是个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村。当时,耿店村人均土地不到1亩。“不种菜百姓如何致富?”耿遵珠召集村“两委”和群众代表开会,研究“依棚致富”的办法。他从寿光请来了蔬菜种植技术人员,指导群众改种蔬菜新品种,当年效益就实现了翻番,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耿遵珠发动村民入股,投资18万元建起绿冠蔬菜批发市场。2008年,他又牵头组织92户村民创建了绿冠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申办了“茌星”牌绿色蔬菜商标。2009年,合作社投资160万元建设了育苗场。如今,该村年年扩建新棚,发展起蔬菜育苗、种植、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
如今的耿店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3000元增长到2017年的26000元;全村180户人家,村里家家通暖通气,户户住上了自带车库的楼房,村内养老院、社区卫生院、村民健身广场、婚宴大厅、殡仪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耿店村的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018年耿遵珠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两会”的他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我要在更大的平台,履行好神圣的职责,为老百姓鼓与呼。”言语中耿遵珠充满了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