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种植业“调”的文章,依托中粮、成福等龙头企业加工需求,向优质粮食产业调,重点减少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向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和高淀粉、高赖氨酸、高蛋白质等专用优质品种上调;依托毗邻哈尔滨消费市场地缘优势向绿色蔬菜产业调,重点做优做特五站绿晟原鲜切菜、太平白菜、姜家大蒜、跃进毛葱、肇东镇木耳等传统优势蔬菜产业,加快建设全省“北菜南销”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县;依托“寒地黑土”优势资源向高效特色产业调,重点扩大做优有机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等高品质农产品规模,建设全省特色杂粮主产区。同时,“锛住”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插上科技化、信息化“翅膀”,真正成为农民看市场的“眼睛”、听信息的“耳朵”、跑经营的“腿脚”。截至目前,肇东市优质专品种玉米、鲜食玉米、水稻、蔬菜、有机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分别调整为60万亩、5万亩、41万亩、16万亩和13.43万亩,农业保险面积达到240万亩,新型经营主体达到3600个。
做好畜牧业“联”的文章,以大庄园、伊利、正邦、天宏牧业等龙头企业为载体,加速畜禽品种改良,加快合作组织建设,做大做强“两牛一猪一禽”和蛋鸡、鹌鹑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多样性养殖增强抗风险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达到243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0%。同时,发挥涝洲镇大似海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水产种籽资源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放大“水产第一乡”、“养鱼第一镇”传统养殖优势,在稳定“青草鲢鳙鲤鲫”等大宗淡水鱼生产的基础上,拓宽水产养殖范围,深化品种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引进、资金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三花五罗”、河蟹等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真正把渔业做成沿江乡镇的主导产业。
做好流通渠道“拓”的文章,依托“寒地黑土”区域公用品牌,加速与地方特色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有机融合,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肇东大米、杂粮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抢占一席之地;依托“五谷杂粮下江南”推介会成果,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知名农商企业的紧密合作、与餐饮企业的深入对接,以农超对接方式辟建绿色食品旗舰店和连锁店,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农商体系。依托推广农产品直销、私人订制、秋菜冬储、错峰销售等新模式,形成绿色农产品供给优势;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信息手机平台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种植者、养殖者、消费者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共享的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霍永祥 记者 赵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