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宜昌保护和利用并重 打造夷陵牛品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9  来源:三峡宜昌网  浏览次数:81800
内容摘要:保护和利用并重,这是未来夷陵牛的发展方向。在1月26日宜昌市畜牧兽医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局长沈洪学为夷陵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利用并重,这是未来夷陵牛的发展方向。”在1月26日宜昌市畜牧兽医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局长沈洪学为夷陵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下了基调。

建立保种核心群

“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从品种保护方面,宜昌市将主动作为,首先是建立夷陵牛保种核心群。”沈洪学说,依托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市级夷陵牛核心品种资源场,在主产区选购优质种公牛和种母牛,开展品种选育,采取“以用代保”方式保护。完善系谱和技术管理档案;制定科学选配计划,严格选种选配,控制近交系数;后代按标准严格选留,确保逐代遗传稳定,肉用性能不断提升。

“保种是保护遗传资源,也是保护生物的多样化,保护生态环境。”沈洪学说,这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是保护的主体,具体操作是以花钱买服务的形式交给企业去承担。

因此,保种是具有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但很难有经济效益,往往是成本高、效益差,运作不当就会保种保不下去,导致遗传资源消失。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用代保,在保护中开发利用。

目前,市畜牧兽医局支持枝江市的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夷陵牛全产业链、建设全市夷陵牛核心保种场,先为全市提供纯种夷陵牛、增加收入,再将保种淘汰的牛饲养并生产雪花牛肉,再进行屠宰深加工,开餐饮店、直营店,形成全产业链。

建立社会保种重点区域

夷陵牛的中心产区在宜昌市,主要分布在夷陵区、枝江市、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目前存栏1万余头,已登记基础母牛1200头、种公牛40头。据史料《夷陵州志》记载,当地养殖夷陵牛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

目前,宜昌市已在夷陵、枝江、秭归、长阳、五峰等夷陵牛主产区建立夷陵牛社会保种重点区域,组建保种群,并相应建立各自的保种场,确保全市夷陵牛种牛40头以上、能繁母牛1200头以上,实行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

不仅如此,宜昌市还将建立夷陵牛冻精冻胚保种基因库。在夷陵牛育种中心核心群中,选择健康无病、生产力正常、符合夷陵牛标准等级的种公牛采制冻精颗粒;种母牛依照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冲胚采集、检胚分级、冷冻保存等程序,采制优质胚胎,建立地方夷陵牛基因库。

打造夷陵牛品牌

沈洪学介绍,从品种利用方面,宜昌市将积极打造夷陵牛品牌,通过产业化运作,助推宜昌市夷陵牛产业快速发展。

宜昌市将积极开展本品种选育、扩群。严格按照夷陵牛肉用选育标准进行选择和组群,通过三年的时间采用“公司+农户”肉牛产业化开发模式,采用冷配、胚移、顶交等方法,大范围扩展品系规模。

同时,积极开发优良杂交组合。定向委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和华中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二元杂交能干好就坚决不用三元杂交”的基本原则,精选出夷陵牛的最优杂交组合,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为宜昌市及周边地区肉牛规模养殖和肉牛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在品牌建设方面,宜昌市还将积极注册公共品牌和商标。市级负责申报注册“夷陵牛”公共品牌,各县市区肉牛开发企业负责培育各自牛肉商品品牌,并注册若干商标。

在扩大夷陵牛影响方面,宜昌市还将举办夷陵牛赛牛会。计划在2018年5月邀请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指导,在夷陵区百里荒举办首届“夷陵牛”赛牛会,进而提高养牛积极性。

同时,宜昌市还大力支持兴办主题特色餐饮。支持市场主体在宜昌城区兴办夷陵牛特色餐饮旗舰店,开展肉牛育肥、分割加工、菜单菜品及价位的深度研究与特色开发,形成适合宜昌居民口味和消费习惯的特色夷陵牛牛肉精品菜肴,实现持续盈利,反哺夷陵牛保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宜昌保护和利用并重 打造夷陵牛品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129/561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