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东阿阿胶千年技艺焕发崭新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3336
内容摘要:数九寒天,又到了阿胶的产销旺季。原料短缺、真伪难辨、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曾经严重约阿胶行业发展。立足破解行业难题,带动
 数九寒天,又到了阿胶的产销旺季。原料短缺、真伪难辨、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曾经严重约阿胶行业发展。立足破解行业难题,带动“三产”融合,东阿阿胶持续几十年深耕科技创新。基因测序、指纹图谱、近红外线检测、特征肽鉴别……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和传承近3000年的传统技艺碰撞与结合。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城内,由国际一流设计团队设计的东阿阿胶企业总部既充满现代感,又保留了古阿胶井等传统文化元素。正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所说:“东阿阿胶虽然是传统的制造企业,但创新一直贯穿在公司的血脉里,创新就是对传统最好的保护。”

挖掘养殖效益:一头毛驴价值提升6倍

据国家统计局编发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全国毛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左右下滑到目前的500多万头。毛驴存栏数量的下滑与阿胶市场快速发展形成供需失衡,单张国产驴皮的“身价”已经从2000年的220元上涨到如今的3000元左右,市场缺口巨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阿胶行业遭遇瓶颈。毛驴存栏量之所以持续下降,既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降低役用驴的使用量有关,也与毛驴受精率低、妊娠期长的繁殖特性有关。

提升养驴效益,把驴产业做起来,阿胶行业才能“高枕无忧”。东阿阿胶联合华大基因、山东省农科院,完成了世界首例毛驴全基因组测序项目,从品种改良上“挖”效益。改良后的东阿黑毛驴较普通品种体重和驴皮重量增加30%以上,出栏时间缩短3-6个月,综合养殖效益提高35%以上。

长达一年的妊娠期、低至30%的受精率,让养驴获益风险更高。母驴一旦繁育失败,农民一年的成本和辛苦就“打了水漂”。2012年,东阿阿胶建立了世界唯一的黑毛驴冻精生产中心。在中心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吴帅帅用镊子夹住一根细试管小心翼翼放进专门容器,里面的液氮氤氲出缭绕的白气:“只有DNA完整性、线粒体活性、细菌菌落数等七八项检测都过关,才能到冷冻存放这一步。”

目前,东阿黑毛驴细管冻精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吴帅帅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将毛驴受精率提高到90%以上,中心年生产细管冻精400万支,可在全国推广改良毛驴品种20万头,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

繁殖效率提高了,但毛驴漫长的繁育周期中农民依然难见效益。为此,东阿阿胶提出“毛驴活体循环开发”模式,与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签约,合作开发驴肉产品;引进日本技术,开发驴胎盘、驴油化妆品;开发驴奶产品,2017年国内首个富硒冻干驴乳粉产品上市。通过对附加产品经济价值的开发,一头毛驴的价值提升了6倍。

近些年,东阿阿胶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大力推广养驴扶贫模式,累计投资两亿元,带动扶贫投资15亿元。经过活体循环开发和全产业链拉动,带动农民增收180亿元,惠及1000余个乡(镇)的两万多贫困户、6万多贫困人口。全国驴产业直接经济规模已达780亿元,未来可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

改良加工工艺:传承技艺量化为842个智能控制指标

妈妈做了一辈子炼胶工人,自己又跟阿胶打了30多年交道,说起这一行,东阿阿胶质量管理部经理刘丽如数家珍。

由于技术落后,上世纪70年代,阿胶是“半年生产半年闲”,严冬时节,工人们冒着低温在河水里泡驴皮,熬胶就用几口大缸,效率也低。而日前记者在东阿阿胶的生产车间内看到,一台电脑控制着生产全程的几百个指标,整洁的生产线上“智能小抓手”飞快地分拣胶块,近红外自动灯检牢牢把住“最后一道关”。如果不是空气中的淡淡胶香,很难相信这是在生产阿胶。

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生产再到智能化生产,这个过程刘丽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

“挂旗”是阿胶制作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炼胶成败。在阿胶熬制到一定程度后,捞起来如果凝结成透明的片状缓缓下落,就说明熬制好了。过去,时间长短全凭老师傅经验判断,操作难度大,品质稳定性很难保证。东阿阿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老师傅的动作分解成几十个参数,找到了控制火候的关键指标。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控制,无论精确度还是稳定性都较之以前大幅提高。

不算包装步骤,一条阿胶生产线就包含842个关键节点数据。拿开始的化皮工序来说,温度高低、成分比例甚至机器的倾斜角度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要求。每一个节点的智能化,背后都蕴含着大量创新工作。

劳动环境改善,品质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洗皮是阿胶制作必不可少的一环,过去容器不密闭,边洗边漏水。东阿阿胶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泡皮、洗皮、去毛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密闭、清洁、自动操作,降低能耗44%,效率提高40%,节约用水32%,部分废水还经过处理成为公司的景观湖用水。而在焯皮环节,东阿阿胶采用电化学技术代替经验判断,提升了产品质量。

“与其他汤剂中药材生产不同,阿胶生产线几乎没有现成的设备,都要靠自主创新。”负责研发的东阿阿胶副总裁周祥山说。他们在同行业率先将指纹图谱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及自动化控制的全过程在线质控系统,从2013年至今,累计申报设备技术专利110件。智能化提升让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60%,能源利用率提高1倍,生产成本降低30%。

钻研品质检测:阿胶真伪鉴别国际领先

拿到一块阿胶,怎样分真假?“肉眼很难完全辨别。”周祥山直言。当前市场上驴皮价格飞涨,少数不法商家开始用猪皮、马皮、牛皮等制作杂皮胶,外观上与驴皮阿胶几乎无异。

真假阿胶之辨成为行业之痛。2002年,东阿阿胶建立了驴皮DNA鉴别标准,试图利用DNA揪出“李鬼”。然而,当时业内人士根本没人相信他们能成功。“阿胶的熬制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驴皮中所含DNA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无法检测出来。我们甚至尝试了考古中提取DNA的方法,也失败了。”

事情似乎没了希望,但周祥山不死心,在图书馆、实验室泡了好几个月,总算发现DNA中存在的高度重复序列,即使90%被破坏了,仍有可观的数量能被检测到。接下来,东阿阿胶花了5年时间,找出了不同动物DNA中的高度重复序列。2008年,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阿胶DNA真伪鉴别,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给传承近3000年的阿胶产业带来重大突破。周祥山打了个比方:“过去鉴别阿胶品质主要看颜色、闻气味,就像通过五官、身材等‘识人’。DNA检测则是用独有的基因‘认人’,具有唯一性和精准性。”

但是DNA检测只能定性,很难定量,特征肽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缺陷。何为特征肽?东阿阿胶前沿技术研究所标准专家郭尚伟介绍:“动物胶产品中近80%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不同动物的蛋白中都有若干段自己特有的氨基酸连接顺序,这就是特征肽。以此为标准,如果检出牛的特征肽就表明含有牛皮,特征肽多少直接反映牛皮含量多少。”2015年,这一方法被国家药典收录。

如今,东阿阿胶已经将创新视野扩展到世界范围。去年8月,国际毛驴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上,东阿阿胶倡议成立了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建立首期基金规模为1000万美元的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之所以投入巨资,秦玉峰表示:“我们希望推动国际驴产业的创新,用世界资源、世界智慧带动中国阿胶产业的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东阿阿胶千年技艺焕发崭新活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127/5617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