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个温室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一株株绿芦笋在23℃的恒温下,舒展着翠绿的枝条……近日,安徽萧县圣泉乡穆集村190亩优质绿芦笋基地进入育苗期。大棚里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这里承载着全村人的心愿:种好绿芦笋,力争2018年全村脱贫“出列”。
62岁的徐新社正是通过种植绿芦笋,由一个“资深”贫困户,短短两年就脱了贫。和别人聊起这个能赚钱的项目,老徐一脸幸福。
穆集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多年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增收项目。 2017年,精准产业扶贫在这个皖北小村落地开花,绿芦笋成为村民增收的“法宝”。
“绿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 ”穆集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潘舟告诉记者,“2017年年初村里启动了标准化基地建设,同时流转贫困户的190亩土地,直接带领31户贫困户发展绿芦笋产业。 ”
本钱从哪来?该村致富带头人王团结算了一笔账:“基地建设大约需要400多万元投入。村里通过引进一家农业公司解决了320万元资金、驻村工作队联系到6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基地设施和生产资料。村‘两委’利用31万元集体扶贫发展资金入股基地。贫困户只需要出地、出力,就可以直接参与绿芦笋种植。 ”为解决销售问题,圣泉乡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跟北京、上海两家专业公司签了订单协议,由对方统一销售。
1斤成品绿芦笋收购均价是8元,1个温室大棚全年能产出3000斤绿芦笋。在圣泉乡乡长武洲看来,穆集村的绿芦笋基地是个脱贫致富源。该乡计划2018年联合15家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扩大绿芦笋种植面积,打造本土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带动全乡贫困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