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嗅出商机养草龟赚千万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04  来源:大洋网  浏览次数:82390
内容摘要:浙江小伙沈文昌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面对着同学要么深造做研究,要么转行当白领,他却不走寻常路,选择投
 浙江小伙沈文昌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面对着同学要么深造做研究,要么转行当白领,他却不走寻常路,选择投身一线养殖成为“龟农”,在黑泥塘里摸爬滚打创业养草龟。

两年过去了,他凭着学农出身的“专业范”和新一代的市场眼光与思维,创造了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的业绩,更是上央视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与奋斗路,他坦言,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着机遇,这个世界不缺少机遇,需要的只是能够抓住机遇的双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的养殖场中,乌龟静静地卧在塘底或池底的淤泥中等待冬眠。沈文昌正站在塘边清点运输箱中的乌龟。

早在报考大学时,他就选择了水产养殖系。“我从小在龟鳖养殖场长大,父亲是干这一行的,虽然他希望我转行,但我却对这一行很感兴趣。很多水产专业的毕业生都会转行做白领。”沈文昌说道,“工作辛苦,又几乎没有休息日,但我就是喜欢这个行业。”

2014年底,还没毕业的沈文昌组建了一支创业团队,一开始希望在乌龟加工市场做出一番事业。当时他和团队成员天还没亮就起床,天天坐公交车往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跑,实地调查广州乌龟终端消费市场情况。就这样,他在实战中学习了产业管理、风险投资、团队组建等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但是,一条关于规范龟甲胶原材料的新闻让他嗅出市场的潜在商机,“当时新闻提到,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新药典,阐述中华草龟的龟壳是生产龟甲胶的最佳原材料,我就意识到了中华草龟的市场价值。”于是,他开始转向,就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

沈文昌坦言,“以前草龟属于龟类消费市场中的‘低档品’,养殖成本比售价还高,但当草龟被作为最佳的龟甲胶制作原材料,草龟的身价必定大涨。”同时,他还看中了广州是全国最大的龟鳖集散中心的特殊地位。

2015年6月,刚毕业的沈文昌向父亲借了10万元,还说服了两个同学一起出资,总共凑了18万元,在广州某市场租了档口,并大量购入草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思考的不仅仅是传统经营,还希望将新技术、新思维融入自己的创业中。于是,他结合互联网,开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招揽客源,以此链接到全国各地的养殖户。

“当时,我们每个月围绕一个主题,每个人要写一篇养龟的知识文章,并推送给50多个与养龟有关的微信群介绍养龟之道。”他介绍,通过给群友热心解答,他成了各微信群里的“红人”,这也为之后的草龟销售积累客户。当年9月,他的眼光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馈,各大药厂纷纷收购草龟。之前的客户都找他要货,沈文昌马上将草龟转手卖出,3个月的营业额就达400多万元。

沈文昌还把目光投向新商机:培育龟苗。他说,培育龟苗市场前景好,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利用专业知识悉心培育,未来3到5年种苗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自2015年创业至今,沈文昌的团队已发展到20人的规模,2017年以来,以每周销售草龟100多万元的速度,他带领团队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取得6000多万元的总销售额。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嗅出商机养草龟赚千万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104/560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