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躬身碧野一世农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950
内容摘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受过正规的教育,拥有一技之长,却甘愿留在农村,从事着繁杂的农业生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挥洒着汗水与泪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受过正规的教育,拥有一技之长,却甘愿留在农村,从事着繁杂的农业生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挥洒着汗水与泪水,将青春奉献给土地,却乐此不疲,甘之如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己吃着简陋的饭食,穿着朴素的衣衫,住着狭小的房子,却为了农民兄弟的增收致富而日日奔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从事着农业科技推广这一伟大的事业。

  他们是基层农技推广员,他们的任务是让农业科技真正落地,是惠及百姓的传道者,是现代农业的中国脊梁。曾经,有不了解他们的人,笑称“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农技站的。”他们不知道,这一身的“狼狈”,也许是因为为农民的小麦预防病虫害,刚刚从田里回来;曾经,有人忧心这支队伍“线断、网破、人散”,是的,农技服务的工作又累又操心,不是一个吸引人的职业,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50多万人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为我国粮食“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十连快”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农业部发起“寻找最美农技员活动”,寻找出了100名品德高尚、业绩突出、农民满意的“最美农技员”。在这寻找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农技人员的酸甜苦辣,在他们身上,有乐观坚毅,有吃苦耐劳,有贡献突出,也有无私奉献,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构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事业的一幅群像图。

  农技推广体系是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国家队,农技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代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的翅膀,而科技最终落地,转化为生产力,还得靠农技员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当科学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时候,更多的农技员则将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机械送到田间地头,将成果留在千家万户。

  在北京市房山区,有这样一位“70后”的农技员,他是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徐凯,刚来所里工作时,做蔬菜冬春茬试验,要求观察记录温室温湿度数据变化情况,那时没有自动记录仪器。只能每两小时到温室里去看一下,冬天夜里温度零下十几度,照样棉帽子一带就往温室里跑。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7年来,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示范基地里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直观地展示给农户,让农户能看得见、学得来、上手快,避免种植风险。他每年组织开展食用菌、蔬菜、粮食、肥料新品种和新技术等试验示范30余个,目前已筛选并引进30余个适宜新品种,推广新技术20余项,每年为农户培育优质种苗100万株以上。

  北京市的农业面临着向高效绿色转型,徐凯则思考着在他的示范园区实践生态、节水、可循环的理念,在他的组织下,园区内实现了农业资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一举措也吸引了北京市其他地区的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北京的都市农业有其发展优势,而在祖国的大西北,风沙大、土壤薄,干旱缺水,在甘肃省酒泉市,有这样一位农技员,硬是在这戈壁滩上发展了令人震撼的“戈壁农业”。1987年,刚参加工作的张国森就被分配到肃州区位置最远、基础最差、条件最苦的屯升乡。在那里,他曾经数月不回家,为农民进行科技指导。1997年,他在肃北县挂职,首次提出了在牧区发展温室的理念,在克服了低温严寒等各种不利因素,他指导建设标准化温室38座,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改变了肃北县时令蔬菜靠外地供应的局面。对张国森来说,农业的出路在科技,而打开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要大胆创新。为了给大部分面积是戈壁荒漠的酒泉农业找出路,张国森提出了在非耕地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设想,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示范,成功开发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地势特点的戈壁、沙石等非耕地类型的日光温室新结构和新的种植技术,通过近10年的发展,肃州区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达到120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非耕地日光温室产业化示范基地。2017年,甘肃省将非耕地蔬菜产业定性为“戈壁农业”,以肃州区为代表的戈壁农业,已经成为全国设施农业的一块样板。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很多人来说,有一个能够实现自己志向的舞台,发挥自己所长,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更多时候,很多人在自己的舞台上没有坚持下来,他们有的被更优厚的待遇吸引,有的受不了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只有那些不忘初心、热爱土地的人留了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农技推广的岗位上,他们有天津武清的农机专家罗寨玲,她的激光平地节水技术,获得了市级二等奖。有河北望都的蔬菜专家王建威,他一年要开办技术讲座14场,现场指导600多人次,每天能接到至少40个电话,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有江西井冈山的曾昭芙,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被授权,还撰写了专著《现代养猪实用技术》。他们常年坚持在生产一线,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农业生产少不了他们,科技示范少不了他们。农民更是离不开他们。

  农业科技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保障,农技员为农民与科技搭建桥梁,让科技引领农民进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2017年3月25日,一个周六的中午,翁牛特旗农技站站长韩丽萍刚从紫城街道杨家营子蔬菜棚区培训技术归来,正在家中休息。突然听到敲门声,韩丽萍推门一看,原来是她在桥头镇羊草沟村推广设施农业认识的蔬菜种植户刘国志,他家的西红柿今年又获得了好收成,专门为韩丽萍送来了一袋西红柿。讲了一个上午课的韩丽萍本来已经很累了,可一看到她亲自指导的蔬菜种植户,就又高兴地和他聊起了蔬菜的事。

  2008年,当地政府决定将推广设施蔬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韩丽萍亲自抓试点,87个棚,每个棚的方位和落地的四个点,是她扛着仪器一个一个地测出来的。建设时期的每一个环节,她都手把手地告诉;秧苗移栽的每一个步骤,她都不厌其烦地指导。从早晨4点半就开始工作,晚上到天黑才结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从规划到收菜,韩丽萍在羊草沟村一干就是6个月。脸晒黑了、腿走肿了、嘴上起了泡。6个月,87个棚里的老百姓和她都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棚室的产量增加了一倍,效益翻了一番。韩丽萍的辛勤工作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老百姓自然也相信她,尊敬她,一袋西红柿是他们最朴实的感谢。

  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品种,教农民如何科学种田,这是农技员的工作。而农技员的工作又不止这些,引进适合区域种植的新品种,指导产供销,创新技术预防灾情,突破技术障碍保产量,现代农业园试验示范等等,丰收之年有他们,突发灾害更离不开他们。农民信赖他们,不仅仅是对科学的信任,也是对他们人格中那份“三农”情的信任。

  在江西省彭泽县浪溪镇,有个人人都信赖的老朱,他就是农技员朱永胜。老朱对农业充满热爱,每次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他都身先士卒奋战在田间地头。在农业部棉花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试验中,省农业厅要推行轻简化育苗技术,有农民对新技术有顾虑,怕不按老办法,没有收成,老朱给他们打包票“如果育苗移栽失败造成损失,我个人负责赔偿!”2010年项目区棉花皮棉产量达到每亩412.5公斤,比2009年每亩增产112.5公斤,仅此一项,浪溪镇农民增加收入900余万元。新技术的推广让“靠天吃饭不如靠技术要效益”的种田观念深入人心,也让浪溪镇成为了彭泽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范。

  为了推动科技的传播与应用,农技员往往与农民打成一片,如兄弟姐妹一般,更多时候,他们亦师亦友,服务农民,为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方法。

  这就是我们的基层农技员,用科技撬动产量与收入,为农业生产点石成金。过去我们常说,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也许基层农技员的论文成果并不突出,但农民家的成果却是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也许他们的工作并不起眼,但几十年的坚持也足以让农民在科技兴农中感受到获得感。

  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是他们无悔的选择,他们为这片土地播撒了希望

  农技推广苦不苦?当然苦。累不累?当然累。有没有希望?农民的丰收说明了一切。在这支队伍中,很多人都从事了20年以上的农技推广工作,有的为农业服务了30多年,在这几十年的寒来暑往中,他们见证了春播秋收,见证了土地的四季变换,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深深地扎根基层,用汗水浇灌大地,期待更多的开花结果。

  他们无愧于农民朋友的点赞,却对家人和自己留有一份亏欠,也许大家和小家总是两难全吧。

  2017年3月,湖北省监利县农机干部夏宜龙永远倒在了春耕备耕的路上,年仅45岁。监利县农机局局长陈义书回忆起夏宜龙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几次泪流满面。在同事们眼中,夏宜龙对工作特别较真,作风过硬。2017年的春耕生产即将进入高潮,为赶在春耕生产前完成全县350公里机耕路的工程验收以及两万亩旱地机械深松整地工作,夏宜龙带领专班,放弃双休假日,风雨兼程,每天查验近10个村,他亲自拿着GPS,对照机耕路建设各项指标参数,徒步丈量机耕路的长度、宽度,逐一检查机耕路工程质量,查看土地深松进度,不符合要求的绝不宽容。正是这样高强度的劳动,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燃尽了最后的生命之火。

  农技推广要结合农时,试验示范则要定时记录,很多农技员都处于一种没有生活、只有工作的状态,自己的健康无暇顾及,对家人更是照顾不周。

  在中原粮仓河南省,改农技站为区域站,一个农技员要服务上百亩的高产创建示范田。濮阳县胡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素霞,长年在生产一线工作,家里孩子无人照顾,就带着孩子到地里工作,夏天孩子在户外被晒了一身水泡,刘素霞心疼得眼泪直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朱马太·哈吉拜,背着35公斤重的机械喷雾器教群众如何进行化学除草时,因疲劳过度不慎跌落渠底,导致右髋关节坏死。经过短短3个月的休养,他又重返工作岗位,骑着一辆右踏板比左踏板短3厘米的特制自行车,往返穿梭在乡间小路。他是农民的“科技财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各族农民丰收的笑脸,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农技员,他们只是50多万农技推广员中的代表。从青丝到白发,他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永远和农民朋友在一起。

  曾经,“望天收”是农业的无奈写照;今天,丰收是天道酬勤的当然回馈。而在这丰收的背后,基层农技员把优良的品种、实用的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带给农民,他们把“科学家产量”变成了“农民产量”。如果说科技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农技员则是让这对翅膀更丰满更有力,如果说科技之光照亮了现代农业的方向,农技员则是把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引领传统农业迈进现代化的门槛。

  有人说,快乐有三种境界:物欲的快乐、精神的快乐和奉献的快乐。正是这些基层农技员,他们用辛勤的付出迎来农民丰收的喜悦,也在自己的耕耘中品味人生真谛,收获奉献的快乐!时代需要他们,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的最美农技员的付出,愿在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躬身碧野一世农情”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202/5577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