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衡阳市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8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82354
内容摘要:近年来,衡阳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贷款瓶颈,推进了金融扶贫。衡阳市通过设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
 

 

近年来,衡阳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贷款瓶颈,推进了金融扶贫。

衡阳市通过设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方式,新增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38家。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余额597.86亿元,同比增长7.91%;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共支持12个农业项目,担保贷款金额4426万元,粮食收储履约担保贷款金额2.18亿元。

各金融机构根据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担保方式,将林权抵押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订单农业贷款、“信贷+保险”模式等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的运用范围,拓宽到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和农户。同时,衡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衡阳市城区蔬菜生产保险实施方案》,将城区3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纳入保险范畴。耒阳市启动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将土地流转经营权、山塘水库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业机械设备所有权等纳入银行抵押贷款范围,已累计发放贷款9100余笔,金额6亿多元。

各金融机构还积极探索与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对接模式,解决了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银行、企业、贫困户三方共赢。全市共启动产业扶贫项目696个,投入资金达7.64亿元,受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28.5万余人,有207家龙头企业参与了产业扶贫;全市扶贫小额信贷投放7051户、金额2.91亿元,“扶贫特惠保”产品保费收入达390万元,惠及贫困人口67989人;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0.45亿元,其中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5亿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衡阳市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128/557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